乐文小说网 > 向古人直播:扶苏穿越到现代日常 > 第201章 宋代文化

第201章 宋代文化


随着上课时间的到来,学生们开始陆陆续续的进来。

有的人看到扶苏和李源硕,都好奇的看向他们,毕竟这两人样貌都不错,尤其是那个子高的,周身的气质非常特别,要是平时见过,一定会有印象,而且年龄也比他们大很多,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扶苏注意到周围学生那好奇的目光,并没有在意,平时这样的目光他可没少经历。

没一会,上课铃就响了,热闹的教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正当扶苏好奇老师什么时候过来的时候,就见教室门口出现了一名打扮朴素年龄看上去像是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她进入教室后便往讲台上走去。

扶苏见对方走到讲台上后,拿出一个小型话筒,试了试音量,就开口讲道:“这节课继续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已经讲完了唐代的历史,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讲宋代学术。”

“宋代要是武力方面强些,也许能和唐朝做比较了。”扶苏已经学过宋代的历史,他真的觉得宋代太可惜了,各方面都很不错,只是武力方面真的太拉垮了。

“宋代不要看它国土面积小,它可是历朝经济最发达的朝代,连唐朝和汉朝这两个强盛的朝代,在当时占全球的财富也只有35%和30%左右,宋代可是占当时全球的50%左右。”李源硕对宋朝的经济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当初学习到宋朝历史,知道他们的经济竟然占据了全球的一半时,他都觉得这书是不是写错了。

扶苏听到这话,暗叹了声可惜后,开始认真的听课。

“在古代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段出现的学术文化巨人最为密集,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两宋时期,这两个时期,在文化思想上皆有巨大爆发力的创造性,而过此以往便进入了一个守成期。……”

“虽然知道宋代文化非常繁荣,但没想到能繁荣到和诸子百家做对比。”扶苏听着邓教授的讲课,惊讶的呢喃道。

“……所以到了宋代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当时出现了新儒家的学派,……当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濂洛关闽”,这四个字其实是四个地方,但词也代表宋代新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濂指的是周敦颐,洛则是程颢程颐两兄弟,关是张载,最后闽就是朱熹……”

在扶苏认真听课的时候,李源硕已经开始神游天外,虽然教授讲的很好,但是他对上课实在提不起什么劲,现在听的都有些昏昏欲睡,要不是看大家都在认真听课,趴下睡觉太过明显,他都想直接睡过去。

李源硕看了看身旁正在认真听课的扶苏,悄悄的拿出来手机,把手机放到放开的书本中,装作看书的样子,开始上网刷热点。

“下面呢,我们来说一下宋代科举,……科举它取士其实取得很少的,宋代科举里边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不到1%,甚至在南方的一些州郡里边,成功率就更低了,……而当时的民间一些文化传播大多是由这些科举落第的文人来传播,……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到这些成功者,也要看到科举的落第者,他们对于整个华夏文化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很快,一节课不知不觉的到了结束的时刻,随着闹铃的响起,讲台上的老师也宣布下课,当学生们稀稀拉拉的起身离开教室时,扶苏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起身离开。

这时他随意的看向身旁的李源硕,就发现对方还低着头,正看着书本,疑惑什么内容让对方这么沉迷,伸头看去就见书本中正放着手机,看着手机上正播放的视频,扶苏又抬头看了看对方的耳朵,难怪没听到下课铃响,原来是带着耳机。

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正看视频看的正起劲的李源硕感觉到肩膀被人拍了下,转头望去,就见扶苏正一脸无语的看着自己,环顾了下四周,发现学生们都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教室,显然是到了下课时间。

“下课了啊,那我们走吧,继续下一场。”李源硕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

“真不知道你当初是怎么考上大学的。”扶苏吐槽道。

“考大学那段时间可是我人生中最聪明的时刻,那时的我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不过一上大学就丢了一半,现在就更不用说了。”李源硕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说道。

春秋

诸子百家的学者听到宋代的思想发展和他们有的一拼,都开始认真的听后世人的讲解,要知道现在各学家的思想那是数不胜数,甚至一家学说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思想产生,这宋代都有什么思想文化产生,竟然能和他们一起被后世人做对比。

春秋五霸的君王听到宋代思想文化和他们有的一拼,都好奇的看着天幕,要知道他们现在是多个国家,而宋代则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创造力竟然能和他们的时代做比较,这怎么能不让人惊讶。

秦朝

“什么新儒家,后世的儒家算什么儒家,他们怎么不直接自己开山立派,拿孔夫子的名号做旗帜,当真是不要脸至极。”淳于越几个儒家代表人物义愤填膺的看着天幕。

嬴政默默的看着,想到后世那儒家,他其实蛮喜欢后世的儒家,毕竟对于国家的统治,那种儒家确实很有用,不过……

看了看下方气的面红耳赤的淳于越等人,还是觉得先缓缓,毕竟要是真的用那样的儒家,他真怕淳于越这几人会被气死,他可是还有用的到他们的地方,可不能就这样死了。

汉朝

刘秀听到宋朝的科举录取人数,惊呼道:“这宋朝读书人竟然这么多!”

不少地方豪强和士族听到科举,各个脸色难看的紧,要不是现在刘秀还要依靠他们稳定局势,他们都不用想都能猜出刘秀会做些什么。

而且现在就算刘秀不做什么,但他们的势力还是遭到了一部分的打击,毕竟现在民间百姓可以自制纸张,学识有天幕,长久下去,家族绝对受到巨大影响。

唐朝

“我大唐哪里差了,竟然被这大宋给比下去。”李世民一脸不服气的看着大臣们。

“就是,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文人再多,能比得上我们大唐的文人多嘛。”程咬金赞同的说道。

他最讨厌的就是宋朝了,这么憋屈,有钱又怎么样,还不是给其他国家送钱的。

魏征看着李源硕那埋头玩手机的样子,满脸的不赞同,上课做小动作,这也太不尊师重教了。

宋朝

赵匡胤现在恨不得抓住那些赵光义的子孙,打开他们的脑子看看,里面都到底装了什么。

大宋的钱竟然比唐朝和汉朝都多,他一直以为,大宋就算再富有,那应该也和前面那些朝代相差不大。

现实告诉他,他们大宋财富占了世界的一半,就这样还不发展军事,赵光义的子孙脑子都被狗啃了嘛!

宋代其他时代的皇帝们听到扶苏和李源硕的话,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毕竟有钱成这样,还得了个弱宋,可不是什么好事。

自从知道大宋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个有骨气的官家后,百姓们看待他们赵家的眼光都变得十分异样。

现在再来个这样的消息,他们都不敢想象民间的百姓会闹成什么样。

而被后世夫子提到的新儒家的几个代表人物虽然很高兴自己的思想能被后世人记住,但一想到大宋最后落得一个被异族灭亡,喜悦之情就消了大半,再有名气又怎么样,国家到最后还不是被灭了。

明朝

“思想文化啊”朱棣听到这话,微微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在听到自宋代后思想便进入了守成期后表情更加尴尬。

虽然他看不起宋朝的软弱,但思想文化方面他大明确实比不上宋朝自由,单单是父皇那科举八股化和文字狱,想要文化和宋朝比,开什么玩笑。

不过他既然已经破了这么多祖训,再改改父皇的政策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他也是为了大明好,有了天幕的影响,就算想限制思想也限制不了,还不如顺其自然,想来父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他什么。

这么想着,朱棣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当即决定召见百官和太子太孙前来商谈。

清朝

不少夫子看到女夫子,个个都是深仇大恨的样子,好像谁欠了他们钱一样。

自从这天幕出现,家里的女人就闹腾了不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不安分守己外出做事。

再这样下去,他们还怎么保持高人一等的地位。

不少女子看着讲台上那神采奕奕的女夫子,眼神中满是羡慕的神情,不过在羡慕之后,她们也开始认真的听对方讲课,对于每次能学习的机会,她们都很珍惜,毕竟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的。


  (https://www.lewenvxs.cc/5501/5501233/2489003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