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敢
“说真的,汉武帝对李广已经很不错了,就李广这样政治能力不强,后来攻打匈奴还屡次迷路战败,汉武帝还愿意次次重用,最后就算不想用了,还是耐不住李广的请求,让他出征。”李源硕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这真的不像刘彻的行事。”
“对啊,要不是李广和刘彻岁数相差实在是大,而且没有什么历史记录说李广容貌俊美的话,我都以为李广是不是和刘彻有一腿。”素素赞同的点头道。
扶苏想到刘家那独特遗传的喜好,无奈的笑道:“也许李广有什么地方能让汉武帝看重,素素,你怎么什么事都往这方面想。”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在刘彻手下做臣子,都会有什么遭遇。”
“什么遭遇?”扶苏不解的看向素素。
“举个例子,刘彻在位期间总共有十三位丞相,而这些丞相的下场,你猜猜怎么样了?”
扶苏思考了下,不确定道:“都死了?”
“也相差不多了,十三位丞相被杀或自杀的6人,病死2人,善终2人,免职后结局不详2人,吓死的1人,”素素边想边数道。
说完看向扶苏继续道:“在其他皇帝手下当丞相,那是一个光宗耀祖的事情,在汉武帝手下当丞相,那几乎就是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事,另一只脚什么时候踏入,就看汉武帝的心情了。”
“这么惨!”扶苏被素素举的例子给惊到了,这哪是丞相,这分明是死亡名单。
“这才哪到哪,在汉武帝时期,很多能臣都是能出谋划策就封赏不断,等没用了,免职都算好结局了,很多人连免职都没机会,更坏些的还会牵连家族。”
李源硕听到这说道:“免职的那些官员确实幸运,因为他们逃过了汉武帝晚年的大清洗。”
“刘彻晚年是杀了很多官员吗?”
“据记载,巫蛊之祸有数万人因此丧生,朝堂也为之一空,用现代人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刘彻认为帮刘据得死,不帮刘据的也得死,中立的也得死。”
“大汉这样都没能完蛋?”扶苏被刘彻这杀杀杀的行为给惊到了,这杀下去,还有官员吗。
素素想到汉武帝晚年时期国家快要濒临崩溃的样子,说道:“所以说刘彻幸运啊,有霍光这个托孤大臣及时给他擦屁股,不然指不定真的要灭亡了。”
“这么说来,李广还算幸运了,起码自杀谢罪,也不会连累家族。”扶苏说道。
“他的家族也没什么好下场,像他的幼子李敢就认为自家父亲之所以会死,都是因为卫青行军时安排不当才导致的,因此李敢也怨恨上了卫青,后来还动手打伤了卫青,最后被霍去病知道后给射杀了。”
“霍去病自己私下直接射杀?”扶苏听到这里愕然道。
“是啊,后来汉武帝知道后为了包庇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素素说到这里感慨不已:“刘彻对霍去病真的很疼爱,要知道当时李敢可是因为在漠北之战中取得了军功,被赐爵关内侯了,霍去病说杀就杀,之后汉武帝还将自己的亲信推上李敢的位置,来表示自己对霍去病的支持和信任。”
“那李敢家人那边就没有任何后续?”扶苏被刘彻这明目张胆的偏袒给惊讶到了,虽然霍去病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但私自射杀官员不仅一点责罚都没有,还包庇,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刘彻确定不是在捧杀。
“据说是把李敢的子女被送入太子府,让刘据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保护,并且提拔李敢的子嗣和近亲担任官职。”
“刘据和霍去病是表兄弟关系吧。”扶苏说道。
“嗯嗯,我觉得说是照顾,可能也有监视在其中,毕竟刘据可不会让他们去伤害自己表哥的。”素素说道。
“之后巫蛊之祸的事情你也知道,刘据死后,李敢的儿子也在巫蛊之祸中死去,女儿虽然没有记载结局,但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其他人呢,也在这巫蛊之祸中死去了吗?”
“李敢的侄子李陵率军攻打匈奴时,遭遇了匈奴骑兵的围攻,后因无援军投降了,后来汉武帝以为李陵为匈奴练兵,就下旨诛杀其全家,李家也就此走向了覆灭。”
扶苏听完素素的说明,总算是了解为什么他们会说刘彻对李广算不错了,这岂止是不错,是很不错了才对。
周朝
姬发摇了摇头道:“这样还有人敢当他的丞相才怪。”
这几乎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不过侧面也说明了这刘彻确实厉害,杀了这么多臣子,还能牢牢把持住朝政。
秦朝
“这刘彻也太残暴了吧。”蒙恬一脸震惊的看着天幕,呢喃道。
震惊过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刘季,上下来回看了好几次,实在看不出这家伙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子孙。
刘季这时也注意到了其他人的打量,他无所畏惧的看着天幕,素素说的是刘邦的子孙刘彻,关他刘季什么事,而且现在还能不能有刘彻这个子孙都难说。
嬴政倒是蛮佩服刘彻的,虽然对待臣子过于严苛了些,但也要依据当时情况来看。
不过刘彻对霍去病的宠爱还是有些超出他的想象,想来刘彻的儿子刘据都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吧。
汉朝
李广猛的抬头看向坐在上方正一脸无所谓的刘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幼子竟然是被霍去病射杀的,而且陛下竟然这么维护霍去病。
卫青一脸不赞同的看向身旁的去病,去病这样行事实在太过了,即使要追究,也应该交于陛下,而不是私自行动。
霍去病则觉得未来的自己做的没错,敢伤害他的舅舅,他不反击回去才是对不起舅舅对自己的疼爱。
刘彻看着下方群臣面色各异的表情,开始想着学院中那些学子什么时候能用,这些家伙一看就知道后面会搞小动作不断,反正他就是这样用人的,他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至于去病杀了李敢,自己包庇去病的这件事,群臣们会有意见,那又如何,要不是李敢伤害卫青,去病至于会杀他嘛,连他自己都舍不得伤害卫青,这李敢倒是敢。
唐朝
李世民感叹道:“要不是汉武帝没有良将稀缺,这李广早就被汉武帝扔到一边去了。”
即使李广早期能力不错,但后面屡次战败,这种将士,他是不会再派他出征了。
程咬金等武将则是对李广能多次出征羡慕不已,虽然常常战败,但起码有征战机会,哪像他们,连征战机会都要靠抢。
宋朝
今天的朝廷上,难得的安静,王安石和司马光等文臣都默默的看着天幕,虽然大家都早已知道汉武帝是怎么对待臣子的,但再次听到后世人讲起,他们还是为自己感到庆幸。
幸好他们官家不是汉武帝这样的性格,不然就凭他们平时对官家说的话,脑袋都不知道被砍了多少回了。
明朝
朱元璋其实蛮认同刘彻对大臣的处理方式,毕竟像丞相和皇帝在权力面前就是天然敌对关系。
同时他又有些羡慕刘彻,即使他这样对待他的臣子,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愿意为他效力,怎么他就没遇上这样的好事。
(https://www.lewenvxs.cc/5501/5501233/2448475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