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烈士回归
中午,吃过午饭的扶苏和李源硕正在客厅里休息,扶苏看着黏着自己腿边黏糊的紧的小於菟,弯腰抱起小於菟无奈的说道:“怎么感觉小於菟现在和以前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毕竟成了猫公公了,和以前不一样也正常。”李源硕看着小於菟这粘人模样,不由庆幸素素去上学了,不然要是让素素看到这副场景,都不知道要对扶苏和小於菟的相处吃醋多久。
也不知道这周等素素回来后,小於菟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记恨素素。
李源硕脑海中想着素素回来和小於菟相处的画面,手上拿起遥控按着电视频道,也不知道今天有什么好看节目可以看看。
这时,李源硕按到了一个频道,看着视频上的画面,李源硕没有再换频道了。
看着视频上的画面,坐在一旁正和白奶奶闲聊的白爷爷感叹道:“回来了啊。”
白奶奶也叹息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家全部回家?”
本来正低头和小於菟玩耍的扶苏疑惑的抬头看向电视,只见电视上正播放着两国军人交接盒子的画面。
“这是?”扶苏不解的看向其他人。
李源硕解释道:“这是南韩在归还我们当年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棺椁。”
“归还?遗骸到现在都还能找到吗?”
“还是有多种途径可以找到的,而且有的烈士还有亲人在世,可以通过DNA鉴定确定身份的。”
扶苏听到这话,有些出神的看着电视上的画面,看着军人们为烈士们的棺椁上盖上国旗的画面,他想着:这些烈士应该非常的开心吧,后人们不仅没有忘记他们,而且还一直想方设法的找他们,带他们回家。
白爷爷看着电视上烈士们乘坐运-20专机,又有两架歼-20战斗机的伴飞的画面,叹息道:“去时少年郎,归来英雄魂,2个小时的回家路,他们用了足足七十多年的时间,现在总算是可以落叶归根了,希望他们之后能好好安息。”
白奶奶安慰道:“想来他们回来的路上看到国内现在的盛世和平的景象,一定会非常高兴。”
随着飞机的降落,在机场的跑道上缓缓滑行的时刻,一道水门肖然出现在飞机的上空。
屋内的四人看到这场景,也不由露出了笑容,他们终于重新踏上了这片故土。
当扶苏看到那运-20上面的上的编号,有些怔愣,不确定的看向李源硕:“这是我们之前在航展上看过的运-20吗?”
“对,就是航展上那架运-20。”李源硕点头道。
扶苏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专门选定的,想到之前在航展上看到很多小孩上去参观的景象,只觉得国家的过去和未来居然能在同一架飞上出现,让人感觉很是奇妙。
“这是第几批回归的烈士了?”扶苏问道。
李源硕说道:“从2014年开始,现在这是第11批烈士回归,总共迎回938位烈士。”
扶苏有些唏嘘道:“看来找寻烈士遗骸很困难啊,十年间才回来900多位烈士。”
李源硕神情复杂道:“自古以来战争上的战士不都这样的嘛,马革裹尸,遗体大多被草草掩埋或暴露于野外,我们现在能找到这么多的烈士已经是很幸运了。”
白爷爷和白奶奶对视一眼,又看向李源硕和扶苏,白爷爷说道:“扶苏,阿硕,我和你们的阿姨决定下午去奉天,明天刚好可以去迎接烈士们的回归,之后附近逛逛,等过几天回来,这家里想先麻烦你们照看下。”
李源硕看了眼扶苏,见对方没问题,回道:“没问题,我和扶苏会照顾好家里的,你们放心去游玩好了。”
白爷爷笑道:“好,到时我们回来给你们带特产。”
秦朝
嬴政看着那一面面鲜艳的国旗和战机的护送,勾起嘴角说道:“真是方方面面都尽心了。”
对士兵有着这样崇敬的感情,那些士兵怎么能不爱护百姓,后世这方面还真是做到了极致。
汉朝
汉章帝看着后世为了迎回士兵们的骸骨花费这么多精力,心中下定了决心,看向鲍昱说道:“爱卿,你觉得派谁去支援耿恭更加合适。”
鲍昱还未回答,第五伦急忙上前行礼道:“陛下,我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现在赶去支援,等我们的支援军队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请陛下三思。”
“陛下,这些士兵可都是为了大汉而战,现在一到危机时刻就抛弃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鲍昱怒视了一眼第五伦,要不是有那些士兵拼命死守边关,哪有他们这些官员在大汉之内享受着安宁生活。
“好了,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就派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同支援耿恭,即刻传令下去,让他们立即出发支援。”说完也不再去看那些反对大臣们的脸色。
这些官员真是朝堂待久了,脑子都糊涂了,有天幕作例子,他们大汉要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士兵,天下百姓怎么看他这皇帝,不是他们担当骂名就无所谓是吧。
唐朝
李世民看着这副景象,感动不已,看向程咬金等武将说道:“我们做不到像后世那样能找回士兵们的遗骸,但对士兵们的家属定要做好抚恤。”
“陛下,你放心,谁要是敢随意欺负战士们的亲人,俺老程定要他好看。”程咬金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还有臣。”尉迟敬德也急忙道。
其他群臣见状也纷纷附和,有些人也心中想着回去后就让家里子弟安静一段时间,不要在外胡作非为,不然要是让这程咬金和尉迟敬两个莽夫抓到,那可就完了,这俩家伙可是有时候连陛下的话都敢顶的人。
宋朝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有家人是士兵的家属看到后世人为了迎回他们的士兵遗骸这么用心的样子,想想自家男人为国家拼死拼活,而那些官员还一个劲的想求和,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不要想着和后世比啊,和后世比当然气人了,想想和以前比,以前朝廷比现在可是窝囊多了,现在起码那些主和派的官员不像以前那样正大光明的说着求和的话,那些读书人也不说什么以德服人了。”另个妇人看到好友这么气愤的样子,笑道。
“那些软蛋敢!要是他们还敢说什么风凉话,老娘就上去和他们同归于尽,战败了反正都不好过,拉几个窝囊废垫背刚刚好。”妇人听到好友的话,手上切菜的刀猛的一个用力,在菜板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哈哈哈,你啊,还是这么暴脾气。”
而一个路过的读书人听到这话,身体不由打了个寒颤。
现在民间的风气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现在谁要是还敢在街上说求和之类的话,不被打死都是幸运的,而朝廷,现在为了安抚民心,连官员都过的小心翼翼了,更何况他们。
清朝
“他们还有人带他们回故土,我们呢,还有机会回到故土吗?”逃过士兵的眼线,躲在船只内出海的一群百姓羡慕道。
“我们没机会,但我们有子子孙孙不是吗,总有一天,他们会带我们回家的。”另个青年看着怀中的孩子,轻声道。
要不是在故土活不下去,谁会愿意离开去往完全陌生的异国。
“爹,要是这大清完了,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去往西方了?”少年看着父亲问道。
“还不够,就算大清完了,还有西方那些蛮夷正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现在要去西方,是学习他们的知识,等我们学到他们的知识后,才能有能力回来让我们的故土强大起来。”青年看着自己的孩子说道。
现在有不少有志青年都出海去学习西方知识,他相信这次他们的国家不会再上演原来那样的历史。
特殊年代
在经历过一场和鬼子战争的战士们,看到那棺椁中可能是自己的战友或是后辈,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喜悦。
“真好,后世的孩子们没有忘记带他们回家。”一个老战士看着那一个个盖着国旗的棺椁,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哪个战士不希望自己战死后能回归故土安葬,落叶归根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民族的传统观念。
他们还好,是在国内驱赶敌人,不管死哪里,都是在故土之上,并没有多大的遗憾,但那些战死在异国的战士们,肯定是希望能有一天有人能带他们回家。
其他百姓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由为那些战士们感到开心,因为后世人对这些烈士们的心意真是太让人暖心了。
(https://www.lewenvxs.cc/5501/5501233/2323343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