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第1010章 《江湖儿女》(23)

第1010章 《江湖儿女》(23)


关于《地火》里的地下煤气化技术…

    其实,这个技术到底是不是准确的?

    谁也说不好。

    为什么主角想的是改进挖煤工艺,而不是发展新能源?

    比如研究核能,从此人类彻底摆脱化学燃料?

    科幻作品只需要自身逻辑自洽就行了。

    如果都用现实的技术去考量,那就没有科幻作品了!

    你说核能,那我还说100年以后人类可能已经完成了戴森球计划,让整个太阳的力量为人类提供能源,这样的假设没有意义…

    所谓戴森球,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戴森球理论。

    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

    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

    比如说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加在一起实际上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  1/109…

    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戴森对宇宙中文明发展和能源利用的深入思考。

    他认为,随着文明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而恒星作为宇宙中最为强大的能源来源,必然会成为高级文明的目标。

    从科学原理上讲,戴森球的构建基于对恒星能量的最大化捕获。

    以太阳为例,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约为  3.8×10的26次方焦耳,而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仅占其总辐射能量的约  22亿分之一。

    无独有偶,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提出了卡尔达肖夫指数,这是一种用于衡量宇宙文明技术先进程度的方法,其核心基于文明能够利用的能源等级及总量。

    二级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建造并利用戴森球,从而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戴森球!

    沈言接着直播:“《地火》的节奏很有意思。

    通常的情节设定,都是主角克服种种艰险,最终,故事进入高潮,主角达成目标,皆大欢喜。

    悲观的情节设定,则是一步步抽走希望,看着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远,最后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死。

    《地火》,算是上面两种风格的杂糅。前半段是通常设定,以主角成功点燃煤矿,整套设备开始运作为高潮;

    紧接着,地火蔓延,地狱的大门被打开,故事进入悲观设定,直到倒数第二章末尾,主角投入矿洞,以身饲火为高潮。

    最后一章…时间跨越到150年后…

    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无数的试错和牺牲。

    故事的主角,也许只是千千万万为技术献身的理想或实用主义者群体中的一个。

    但正是千千万万个主角,用他们的成功或失败,为技术最终的进步和突破铺平了道路。”

    “一句话,发展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来解决!”

    “很多技术一开始都对人类文明至少是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最后都成为了能造福全人类的技术。

    相比而言,那些一言不合就探讨“人类是否会毁于科学进步”“人类破坏自然环境自取灭亡”的人,实在太小家子气了。”

    “我们最近也不怎么讨论人工智能觉醒这些东西了…因为人工智能觉醒,下一步就是硅基生命诞生,硅基生命跟碳基生命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没必要讨论取代不取代…”

    “当然,有人说人工智能不是生命,而是一种智能体!”

    “我们前段时间讨论,会不会对宇宙而言,生命不重要,重要是智能和发展,我们是人所以注重生命…”

    “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我觉得人类高估了自己!”

    “从时间角度来讲,人类只是进化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对于一种可能以光速思考、寿命近乎永恒的智能来说,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可能短暂得像是一瞬间!

    碳基生命脆弱、低效,需要氧气、水和食物。硅基或纯能量形态的智能,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个皮囊!”

    “就像你不会跟石头竞争!”

    说到这,沈言补充一句:“我聊的只是我的想法,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啊…”

    说的正起劲…评论区一堆人让他评价胡锡进怼《江湖儿女》…

    “发生了什么?”

    ……

    好吧,胡锡进发文炮轰《江湖儿女》,表示这是一部‘充斥着负能量的电影’、‘价值观导向不正’将电影比喻成‘精神鸭片’…

    老胡是《环球时报》总编辑…

    知名度还挺高!

    沈言大概了解了一下事情经过,然后道:“《江湖儿女》这电影,戛纳放映时候我就看了…开篇还不错,后续一泻千里…从巧巧出狱后开始,情节一路松垮,感觉完全编不下去了,硬凑的时长!”

    “新闻闻、流行歌、草台班子、录像厅…贾章柯惯用素材轮番上阵,三分钟来一次。

    三段式故事,不远千里赴三峡“要个说法”都是自我重复。

    其实,很多观众观看《江湖儿女》,想的是“还能low到哪儿去”?不出意外,每次都能给你惊喜…《山河故人》已经很难看了,没想到《江湖儿女》更难看!”

    “我一向不喜欢贾章柯、娄晔他们…他俩给我的感觉就是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只会拍一种题材…看不到时代的变迁…”

    “不过,批评人家负能量、价值导向不正确大可不必!《江湖儿女》是一部很平庸的电影…我们可以从技巧角度、故事角度来批判,上来就扣帽子,我局的挺Low的!”

    “胡主编毕竟不是搞电影的,不光没审美能力,甚至没基本逻辑,就这还好意思提向好莱坞电影学习宣传正能量?好莱坞现在最大的政治正确一是批判政府,二是LGBT,这玩意怎么学习?”

    “不止导演沉浸在上世纪,好多观众的思想也停留在上世纪,睁开眼看看世界吧…”

    (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5499/5499073/1111033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