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 第260章 忽略

第260章 忽略


田丹走后,李天佑夫妻俩对视一眼,无声地交流着彼此重新坚定起来的决心。

“睡吧,”李天佑走到桌边,将最后一个烟头彻底摁灭,声音平静而坚定,“不早了,明天还得早起上班。日子,总还得照样过。”

徐慧真“嗯”了一声,走到床边,检查了一下两个孩子是否睡得安稳,然后吹熄了那盏陪伴了他们大半晚的煤油灯。屋内瞬间被浓稠的黑暗吞没。

黑暗中,两人并肩躺在炕上,虽然前路依然被重重迷雾笼罩,布满了未知的荆棘,但至少在此刻,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并非在孤独地战斗。他们有彼此,有田丹这样可靠而智慧的战友,并且,前进的方向依然清晰地刻在心底。耐心,这个平日里最普通不过的词,此刻却成了他们手中最强大、也最需要磨砺的武器。

夏夜依旧漫长而闷热,窗外依旧万籁俱寂。但黎明,总会在黑夜的尽头如期到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漫长的黑夜里,保持清醒,保持警惕,积蓄力量,等待那一线曙光的降临。

夏日的暑热,到底是被那几场来得猛烈、去得也干脆的雷阵雨给挫了几分锐气。雨后的南锣鼓巷,青石板路面被冲刷得干干净净,缝隙里还蓄着亮晶晶的水洼,倒映着渐渐放晴的天空。

空气里不再是那种干灼的燥,转而变成了一种湿漉漉的、黏糊糊的闷热,像一块微温的湿毛巾敷在皮肤上。但好歹,早晚时分,当最后一抹夕阳被夜色吞没,清冽的夜风从胡同口悄悄灌进来时,总能带来一丝久违的、令人精神一振的凉意。

95号院当中那棵上了年岁的老槐树,经过雨水的彻底洗礼,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绿得逼人眼,层层叠叠地撑开,几乎遮住了大半个院子的天空。阳光透过叶隙筛落下来,在地上印出无数晃动着的光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像一场无声而宁静的梦。

自打那次田丹在深夜里带来一番冷静得近乎冷酷、却又无比透彻的分析之后,李天佑和徐慧真那颗被焦灼和愤懑炙烤了许久的心,仿佛真的被浸入了一池来自山涧的清凉泉水中。那“滋滋”作响的浮躁之气被慢慢抚平、沉淀下来。

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如同两只被蒙上眼睛、围着石磨拼命打转却不知出路在何方的驴子,而是真正开始将“耐心”这两个字,刻进心里,付诸行动。日子,从表面上看,确确实实是回到了那条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轨道上。

李天佑照常去首都钢铁厂运输队上班,听着机器的轰鸣,闻着机油和钢铁的味道;徐慧真依旧打理着“四季鲜”饭馆的生意,算计着柴米油盐,应对着三教九流的食客;早晚在院里遇见邻居,点头、微笑、聊几句不咸不淡的天气和物价;生火、做饭、督促孩子洗漱睡觉......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

然而,生活的转折,往往就藏在这些最寻常的瞬间里。那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周末傍晚,残阳如血,将西边的天空染成一幅瑰丽的油画。一家人刚吃完晚饭,桌上的碗碟里还残留着些菜汤和饭粒。徐慧真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习惯性地看向孩子们。

四岁的承安正努力地跟一只搪瓷小勺子“搏斗”,他想自己把最后几粒米饭扒拉进嘴里,奈何小手还不够协调,米饭粒掉得到处都是,桌沿、胸前,甚至鼻尖上都沾了一颗,他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倔强地尝试着。

而比他早出生一会儿的承平,到底是姐姐,已经能很熟练地使用筷子了,正小大人似的,自己夹着碟子里剩下的咸菜丝,吃得有模有样,偶尔还抬起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看弟弟的狼狈相,嘴角偷偷弯起一个小弧度。

看着这一双儿女,徐慧真心里那根最柔软的弦,忽然就被无形的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微却清晰的酸胀感。她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这间暂时只容纳着他们四口人的前院东厢房。

屋子被她收拾得窗明几净,家具物什都归置得井井有条,炕上的被褥叠得像豆腐块,一切都显示出女主人的勤快和利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这屋里少了点什么。是一种......生气?一种充盈的、暖烘烘的、属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的热闹气。

她猛地想起,好像已经有好些天了,承平从幼儿园回来,兴高采烈地想跟她分享老师新教的故事,或者哪个小朋友出了糗,她当时心里正琢磨着易中海白天那句看似无心的话有什么深意,只是心不在焉地“嗯”、“啊”应付着,根本没听进去孩子具体说了什么。也没太留意,承安最近似乎又咿咿呀呀地学会了一首新的、调子都唱不全的儿歌,她甚至都没好好夸过他。

思绪再往前飘,飘到上个周末。二丫、小石头他们像往常一样过来吃饭。饭桌上,孩子们之间原本该有的那种肆无忌惮的嬉笑打闹、争抢好吃的热闹劲儿,似乎也因为她和李天佑各自怀着心事,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沉默,而比以往收敛、压抑了不少。

二丫好像低声提过一句初三功课紧,摸底考没考好,她当时只顾着给孩子们夹菜,随口安慰了句“下次努力”,也没细问是哪里遇到了困难。小石头依旧是那副皮猴样,但好像吃饭时也安静了些,是不是最近又闯了什么祸,他们这当哥哥嫂子的也没顾上管教?还有小升初的事,是不是也该上心了?

夜里,当承平和承安终于呼吸均匀地沉入梦乡,小承安的手依旧习惯性地紧紧抓着徐慧真的衣角时,她没有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立刻拿出针线筐或者凑到李天佑身边,压低声音开始分析院里的风吹草动。而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看着孩子们恬静的睡颜,轻轻叹了一口气。

李天佑正就着昏黄的灯光看《人民日报》,听到叹息声,从报纸上抬起头,有些疑惑地望向妻子。

徐慧真没有立刻回答,她先起身,走到炕边,细心地把承平踢开的薄被子重新掖好,又伸手轻轻摸了摸承安熟睡中红扑扑、带着细密汗珠的小脸。孩子的皮肤温热柔软,依赖地在她掌心蹭了蹭。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轻柔,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愧疚:“天佑,你发现没有?咱们最近......心思好像都用在了别处,有点......有点忽略孩子们了。”

李天佑愣了一下,放下报纸,眼神里带着询问。

“你看平儿,”徐慧真继续说,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脸上,“前几天,她举着一幅在幼儿园画的画跑回来,高兴得什么似的,说老师夸她画的大公鸡颜色涂得好。我当时心里正想着别的事,就只‘嗯’了一声,连画都没接过来仔细看看。”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懊悔,“还有安安,你发现没?他最近好像特别黏我,晚上睡觉非得抓着我的手或者衣角才肯睡。以前好像没这么厉害。是不是......是不是孩子心里敏感,感觉到我们总惦记着别的事,没有像以前那样全心全意地陪着他,他心里不踏实了?”

她转过身,面对李天佑,眼神清澈而认真,映着跳动的灯花:“还有二丫、小丫和小石头。上次他们来,二丫饭桌上好像提了一句,说初三学习紧,压力大。我当时光顾着招呼吃饭,也没细问。她才十五岁,就要面临中考了,心里得多慌?我们这当哥哥嫂子的,得多关心点才对。小石头更是,十二三岁,正是狗都嫌的年纪,调皮捣蛋是天性,可眼看也要小升初了,咱们光把他接过来,也没好好管管他的学习,任他野马似的疯跑。还有钱叔和杨婶,咱们也好久没好好坐下陪他们吃顿饭、说说话了吧?只是偶尔送点东西过去,这哪够啊?”

李天佑静静地听着,眉头不知不觉间微微蹙起。徐慧真这一番话,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破了他这些日子以来用“调查大事”编织起的无形屏障。他猛然惊觉,是啊,从决定搬回这个院子开始,他们夫妻二人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心神都投入到了如何小心翼翼地融入环境、如何不动声色地观察试探、如何从那些看似寻常的闲谈中剥离出可能有用的信息碎片上。内心深处那根为父母昭雪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不敢有片刻松懈。

以至于,对身边这些最亲近的家人,需要关爱的弟弟妹妹,需要陪伴安慰的幼子幼女,需要赡养照顾的老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减少了那么多应有的、全神贯注的关爱和陪伴。家,这个本该是温暖港湾、卸下所有疲惫的地方,似乎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临时的“前线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温馨的烟火气,而是一种无形的、压抑的紧张感。

李天佑沉默着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夜风带着凉意和泥土的清新气息涌进来,稍稍驱散了屋内的闷热。窗外,院落沉静,月光如水银泻地,将青砖地面照得一片清冷。田丹那句沉静的话再次在他耳边清晰地回响起来:“日子,还得照样过。”

他忽然间,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调查真相,为父母讨还公道,这固然是顶顶重要的大事,是支撑他们回来的核心目的。但是,如果为了这件尚未成功、甚至前路漫漫的大事,就本末倒置,牺牲了眼前正常的、宝贵的生活,忽略了身边最需要他们关爱的家人,那即使最终真相大白、大仇得报,回头望去,错失了的这些温馨时光,又该如何弥补?

父母当年不惜牺牲生命,所期盼的,不正是后代们能过上安稳、团圆、幸福的生活吗?如果他们因为追查过去的阴影,而让眼前的阳光蒙上灰尘,那岂不是背离了父母的初衷?

李天佑转过身,目光不再有之前的迷茫和焦躁,变得异常坚定,他看着徐慧真,声音沉稳而有力:“慧真,你说得对。我们这段时间,确实是有点......魔怔了,钻了牛角尖。查案是要紧,是天大的事。但家,家里人,是比天还大的事!我们不能为了那还没影儿、急也急不来的结果,就把眼前实实在在的日子过丢了,把孩子们和老人的心给冷落了。爹娘在天之灵,要是知道我们这样,肯定比我们还难受,还着急。”

徐慧真看到丈夫理解并认同了自己,用力地点点头,眼眶有些发热:“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得先把自家的日子过红火起来,过得热热闹闹的。让孩子们能安心学习、玩耍,让钱叔能舒心养病,让二丫他们感受到家里的温暖。也许,就像田丹姐暗示的,当我们自己真正放松下来,不再整天绷着一根弦,把这个家经营得像所有普通家庭一样自然、温暖,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反而更容易放松警惕。我们也能以更从容的心态,去观察,去等待机会。”

夫妻二人这一刻的共识,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下子卸掉了压在心头许久的那块无形巨石。空气似乎都变得轻盈了许多。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决定随之产生:不能再这样一家人分两处住了,要把分散在酒馆后院的老人和弟弟妹妹们都接过来,南锣鼓巷这个院子足够大,前院东厢房加上与之相连的整个东跨院,房间充裕,完全住得开。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互相照应,既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完整、更热闹的成长环境,也能让钱叔得到更好的照顾,更能冲淡这院子里因他们回归而可能产生的微妙气氛,用真正的生活气息,为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提供最好的掩护。


  (https://www.lewenvxs.cc/5498/5498720/440756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