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 第291章 不足

第291章 不足


那几个妇女先是一愣,触碰到手心里硬糖的棱角和纸票的质感,脸上瞬间闪过惊喜、心虚,随即迅速被贪婪和“懂事”取代。她们一边假意推脱着“这咋好意思”、“使不得使不得”,一边动作麻利地将东西攥紧,飞快地揣进了自己的裤兜或衣襟里,仿佛慢一秒就会飞走似的。脸上也立刻堆起了更加热情甚至带着点谄媚的笑容。

贾张氏亲热地拉住尖脸妇女的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推心置腹的诚恳:“大妹子,不瞒你说,俺家这小子,”她指了指旁边的贾东旭,“叫东旭,在京城轧钢厂上班,正经八百的正式工人,吃商品粮的,一个月工资这个数!”

她比划了一个手势,继续道,“他呀,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实心眼看上老秦家这闺女了,说是心疼她现在的处境,想明媒正娶,给她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一个安稳的家,俺这当娘的,拗不过他啊!”

她顿了顿,观察着对方骤然发亮的眼神,又加了一把火:“大妹子,你们在村里都是说得上话、有头有脸的人。要是能帮着在秦老哥老嫂子面前美言几句,促成这段好姻缘,那不仅是帮了俺家东旭,也是拉了秦家闺女一把,更是积德行善啊。等事成了,俺们全家都得念你们的好,必有重谢。”

那几个妇女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机会和即将到手的好处。尖脸妇女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一口黄牙笑得龇出来:“大嫂,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这事儿包在俺们身上,不是俺吹,在这秦家村,俺们几个说道说道,那还是管点用的。秦老蔫两口子最要面子,俺们去说道说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保准他们听得进去,您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贾张氏满意地点点头,又刻意夸耀了一番贾东旭的“老实本分”、“工作稳定”、“城里户口”,把一张大饼画得又圆又香,这才心满意足地拉着贾东旭,在那几个妇女热情甚至带着点巴结的目送下,朝着秦家的方向走去。

走出十几步远,贾张氏回头瞥了一眼那群又开始兴奋交头接耳的妇女,嘴角那丝得意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在脸上漾开。她知道,自己精心投放的毒饵已经起了作用,这些贪婪而又愚蠢的“枪”很快就会在村里掀起一场针对秦家的、足以压垮老实人的舆论风暴。而她,只需要等着坐收渔利。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计谋得逞的阴冷光芒。

当贾张氏和贾东旭一路故意高声打听着,终于来到秦家那齐整的青砖小院门口时,贾东旭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他特意挺了挺原本有些佝偻的胸膛,用力吸紧肚子,使得那身洗得发白、熨烫得笔挺的蓝色工装看起来更加绷紧。

他抬起双手,像抚摸珍宝一样,仔细地拍打着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尤其是胸口和肩胛部位,仿佛要拍掉一路的风尘,更要拍出“城里工人”的派头。那身工装在这满眼土黄、衣着朴素的乡村背景下,确实显得格外扎眼,如同乌鸦群里混进了一只孔雀。

尽管是只掉了毛的孔雀。他还不停地用五指当梳子,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自己抹了头油、试图固定却仍有些凌乱的分头,确保每一根发丝都尽可能服帖,生怕有一丝不妥影响了他的“光辉形象”。

贾张氏则站在他身旁,那张老脸早已堆满了刻意练习过的、极度热情的笑容,眼睛眯成两条细缝,几乎看不见眼珠子,只有两点精光在缝隙里闪烁,活像一只盯上了肥鸡的老狐狸。

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蓝布包袱,里面包着那两斤劣质桃酥和那块鲜艳的廉价花布。这东西在城里她都不屑多看两眼,但在此刻的秦家村,这包袱在她手里仿佛成了身份的象征,她刻意将包袱拎得高一些,让路过或围观的村民都能看清这“厚礼”的轮廓。

秦家的木门虚掩着,贾张氏给贾东旭使了个眼色,贾东旭这才鼓起勇气,上前用指关节敲了敲那扇饱经风霜、布满裂纹的木门,发出“叩、叩”的沉闷声响。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一条缝,秦母那张饱经风霜、带着劳作印记的脸探了出来,看到门口站着两个衣着“光鲜”、满面堆笑的陌生人,她脸上瞬间写满了茫然和惊讶,握着门框的手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贾东旭反应极快,没等秦母开口询问,立刻向前快蹿两步,几乎要挤进门里去,脸上绽放出他自认为最灿烂、最恭敬的笑容,声音洪亮得有些夸张,拖着长音喊道:“伯——父!伯——母!您二老好啊!我们来看望您们啦!”  那架势,那热络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秦家多年未归的亲侄子。

秦母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一愣,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这时,秦父也闻声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编了一半的柳条筐,看到门口的阵仗,同样是一脸错愕。

贾张氏见状,立刻扭着腰肢挤上前,脸上笑出了一朵菊花,不由分说就亲热地拉起了秦母那双粗糙、布满老茧的手,声音又尖又细,带着夸张的关切:“哎呦,这就是秦家大妹子吧?看着就面善,跟俺想象的一模一样,可算是见到你们了,哎呀呀,这一路上可把俺们娘俩给折腾坏了,那破车颠得哟,骨头都快散架了,可这一想到能早点见到你们,再累也值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力摇晃着秦母的手,仿佛是多日未见的亲姐妹。

说着,她像是才想起手里的东西,连忙把那个蓝布包袱不由分说地往秦母怀里塞:“妹子,拿着,这是俺们从京城特意给你们带来的,一点小意思,不值什么钱,就是点城里的点心,还有块布,给妹子你扯件衣裳穿,你可千万别跟嫂子客气,一定得收下,不然就是看不起俺们。”

她的动作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强势,秦母被她弄得手足无措,怀里抱着那包袱,收也不是,推也不是,脸上写满了为难和尴尬,只能求助似的看向秦父。

秦父看着这阵势,也有些懵,只能含糊地招呼着:“啊......来了就是客,快......快请院里坐,院里凉快些。”

众人就在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石凳凹凸不平,贾东旭挪动了好几下才找到个稍微舒服点的姿势。刚一坐定,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清了清嗓子,腰板挺得笔直,仿佛要开始做工作报告,脸上洋溢着一种夸张的自豪感,开始口若悬河地吹嘘起来:“伯父伯母,不瞒您二老说,我在京城轧钢厂,那可是正经八百的大厂子,我们厂生产的钢材,那都是用在国家建设上的,支援大西北,供应全国各地,了不得哩!”他挥舞着手臂,唾沫星子差点溅到对面的秦父脸上。

“我在厂里啊,那也算是技术骨干,”他脸不红心不跳地给自己脸上贴金,“我们车间主任,嘿,就看重我,为啥?因为我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啊!好多关键的活儿,别人干不了,都得我来,领导开会都表扬我,说‘贾东旭同志是咱们厂青年工人的榜样!’”

他越说越起劲,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在厂里举足轻重、深受器重的顶尖人才,仿佛离了他,整个轧钢厂都得停摆。

贾张氏则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不时恰到好处地插话帮腔,语气充满了“慈母”的骄傲:“是啊,他秦叔,秦家妹子,你们是不知道,东旭这孩子,打小就实诚,能干,在厂里人缘也好,领导器重,工友信服,将来啊,前途不可限量,淮如要是跟了他,别的我不敢说,吃穿肯定不愁,指定能把淮如捧在手心里疼。”

她一边说,一边用那双精明的眼睛紧紧盯着秦父秦母脸上的每一丝细微变化,试图捕捉到他们心动或者松动的迹象。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贾张氏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换上了一种沉重而惋惜的表情,她微微向前探着身子,压低了声音,仿佛在说什么掏心窝子的话:

“秦老哥,秦大嫂,”她的语气变得异常“诚恳”,“按理说,这话不该俺这外人多说。可......可俺家东旭,他是真心实意稀罕你们家淮如啊!他知道,淮如现在一个人在城里,带着个孩子,不容易,那日子,指定是难熬的!”  她说着,还真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装模作样地擦了擦并没什么泪水的眼角。

“可他跟俺说了,他不在乎,他就是心疼淮如!他就想堂堂正正地把淮如娶回家,给她一个名分,一个稳稳当当的家!让她再也不用受人白眼,不用再那么辛苦!”  她的话语充满了“真挚”的同情和“伟大”的包容。

紧接着,她话锋再次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逼迫和对比:“俺们贾家,虽说不是啥大富大贵的人家,可祖祖辈辈也是清清白白的城里人,有根有底,东旭是正经工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这条件,不敢说多好,可总比......总比现在这样,不清不楚、没个着落地强吧?”

她最后这句话,声音不高,却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秦父秦母内心最深处、也最不愿意面对的隐痛和担忧。

贾张氏微微向前倾着身子,目光像钩子一样紧紧锁住秦父秦母躲闪的眼神,嘴角向下撇着,脸上布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切”,静静地,却又带着巨大压力地,等待着他们的回应。院子里一时间只剩下知了聒噪的鸣叫,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秦父秦母,在秦家村这片黄土地上,确实如同那扎根最深的老树,但与周围纯粹务农的乡邻不同,秦父秦守仁的根,曾有一半是扎在京城的商铺街巷里的。

他年轻时,也是京城里“瑞福祥”绸布庄里能说会道、拨得一手好算盘的二掌柜,见过些世面,讲究个体面。

可惜,腿被鬼子打断后,铺子也待不下去了,心气也磨没了,这才带着积蓄和满腹的憋屈,回到了秦家村老家,勉强糊口。那条残腿,不仅是身体的残疾,更是他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时刻提醒着他曾经的风光与后来的落魄。

因此,当女儿秦淮如和李天佑的关系最初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极其复杂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们是真心实意地感激李天佑。

在秦木根残了之后,家里顶梁柱倒了,生活一度陷入极度困顿,是李天佑,这个他们之前并不熟悉的年轻人,在秦家最黑暗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他不止是接济,更是给了秦淮如一个依靠,也让秦家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翻天覆地的改善。

那些年,李天佑的大方和慷慨,秦木根是看在眼里,也在心里拨过算盘的。逢年过节,京城带来的高档糕点、罕见的南方水果、成匹的扎实布料,从未间断。女儿秦淮如每次回来,总会“不经意”地留下足够一家人宽裕生活好几个月的零花钱。

靠着这些,秦家不仅翻修了破旧的祖屋,盖起了村里数得着的青砖瓦房,还给两个儿子提前备下了体面的婚房和聘礼。家里饭桌上,隔三差五就能见到油汪汪的红烧肉,城里有名的“稻香村”点心也不再是年节才能尝到的稀罕物。

再加上解放后,家里分了不少地,往后的日子眼瞅着越来越好。现在的秦木根闲暇时甚至又能偶尔叼起旱烟袋,眯着眼,享受片刻当年在京城茶馆里的悠闲滋味,虽然地点换成了自家院子。


  (https://www.lewenvxs.cc/5498/5498720/4313146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