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规划
盘点完那笔远超预期的“家底”后,徐慧真脸上泛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红光,眼睛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像是藏着一肚子憋了许久的想法,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出口。她紧紧拉着李天佑的手,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用力,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对未来的憧憬。
“天佑,你快看,咱们现在有这么多本钱,银元、金条、美金,还有饭馆的底子,以前你不在家,我守着这些东西,白天怕人惦记,晚上怕出意外,连动都不敢轻易动,就怕给你弄丢了。现在你回来了,家里有了主心骨,我再也不用那么提心吊胆了。”
她顿了顿,呼吸都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急促,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畅想,“我早就想好了,咱们把四季鲜扩大,要么在前门大街盘个大点的铺面,那里人流量大,生意肯定好;要么就把旁边那家快经营不下去的布店兑下来,打通了改造成大酒楼。咱们开两层,不,开三层。一楼做散客,二楼设雅间,三楼搞个小戏台,请最好的京菜师傅,再把柱子的海鲜手艺好好打磨打磨,让他做招牌菜,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名字我都想好了,还叫‘四季鲜’,但得挂个大招牌,‘四季鲜大酒楼’,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咱们家的菜。”
她越说越兴奋,语速都快了不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酒楼里宾客盈门、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收银台里铜钱堆成小山的繁华景象。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念头,而是她压抑了大半年的商业抱负,以前没本钱、没依靠,只能守着小饭馆过日子,如今丈夫归来,家底丰厚,她觉得实现梦想的时机,终于到了。
然而,她预想中李天佑的热烈支持和赞许并没有出现。相反,李天佑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他轻轻松开徐慧真的手,微微蹙起了眉头,眼神也从之前的温和变得凝重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炕桌的边缘,没有立刻接话。
徐慧真脸上的兴奋像是被泼了一盆凉水,慢慢淡了下去,嘴角的笑容也一点点收敛,她看着李天佑凝重的神情,心里泛起一丝不安,语气里带上了不易察觉的委屈和不解:“怎么了?你不赞成?”
她的声音低了些,带着一丝自我怀疑,“你觉得我干不起来?还是觉得开大酒楼太冒险了?我这半年把小饭馆打理得好好的,账本你也看了,我能管好的……”她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本钱和底气,想大干一场,最需要的就是他的支持,可他这副模样,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天佑见她眼圈微微泛红,连忙重新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放缓,语气却异常认真:“慧真,你别急,听我说。我不是不信你的本事,真的。你能把这个小饭馆经营得井井有条,还能守住家底、让钱生钱,开大酒楼肯定也没问题,你的能力,我比谁都信。但是……”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里多了几分徐慧真看不懂的忧虑,仿佛要透过这漆黑的夜空,看清未来潜藏的迷雾:“但是眼下这光景,你也知道,政策变得太快了。前阵子还鼓励工商业发展,说不定过阵子就又有新的精神下来。咱们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好不容易把家稳住,不能冒这个险。树大招风啊!开个小饭馆,街坊邻居照顾生意,没人会多注意;可要是开三层的大酒楼,太显眼了,难免会被人盯上。到时候赚不赚钱另说,万一……我是说万一政策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咱们就是那出头的椽子,第一个挨棒子!”
他转过头,紧紧盯着徐慧真的眼睛,眼神里充满了谨慎和一种深沉的牵挂,那是经历过战场风险、见过太多变故的人才有的顾虑:“慧真,咱们现在有饭馆,能赚钱,家人都在身边,日子比胡同里绝大多数人都好过。稳扎稳打,细水长流,把眼下的日子过踏实,比什么都强。现在不是冒进的时候,是求稳的时候。安全第一,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以后有的是机会做大事,不急在这一时。”
油灯的光映着李天佑凝重的脸,也映着徐慧真渐渐平静下来的神情。她看着丈夫眼底的忧虑,心里的委屈慢慢消散,她知道,李天佑不是不支持她,而是经历过太多风雨,比她更懂得“平安”二字的珍贵。
徐慧真抿着嘴,下唇被牙齿轻轻咬出一道浅痕。她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炕桌的木纹。她心里何尝不知道李天佑说得有道理,眼下时局确实不稳,冒然扩张容易引火烧身,可那刚刚燃烧起来的雄心,像被一盆冷水骤然浇熄,心底的失落和不服气还是忍不住冒了出来。
她小声嘟囔着,声音里带着几分委屈:“可……可机会不等人啊……前阵子前门大街刚有空铺面,再过阵子说不定就被别人抢去了……而且咱们又不是没本钱,有这么多家底,怎么就不能搏一把……”
李天佑见她眼底还闪着不甘的光,知道光是摆道理劝阻不够,得给她指明另一个更稳妥的方向,才能让她真正放下执念。他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凑近她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说出了一番让徐慧真瞬间愣住的话:“慧真,你听我的。钱,有它更好的用处。开酒楼是往外散钱,还容易招风险,咱们现在不能这么干。咱们得往里收东西,屯东西,把钱换成实实在在能救命的东西。”
“屯东西?”徐慧真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愕然,眉头也拧了起来,“屯什么?咱们家里吃的用的都不缺,饭馆的食材也天天进货,屯再多东西,放久了不也坏了?”她实在想不通,放着好好的生意机会不抓,反而要去“屯东西”,这跟李天佑平时精明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屯粮!”李天佑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异常清晰,每个字都像钉钉子一样落在徐慧真耳边,“趁着现在年景好,地里粮食丰收,市面上粮价也还平稳,咱们得抓紧时间存粮。你利用饭馆每天进货的便利,每次多买一点,但记住,不能在同一家粮店买,得分散开,东四那家‘老粮铺’买一点,西单那家‘惠民粮行’再买一点,每次只多买个三五袋,做得隐秘些,别让人看出端倪。小米、玉米、高粱、白面……只要是耐储存的粮食,越多越好,不嫌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光是粮食,盐、糖、火柴、肥皂这些日常离不开的消耗品,也得趁现在供应充足,慢慢存一些。盐买粗盐,能腌菜还能长久放;肥皂挑硬实的,不容易化;火柴多买几箱,用油纸包好防潮。”
徐慧真听得更困惑了,眼里的愕然变成了不解:“屯这么多粮食干嘛?咱们家加上饭馆的伙计,一天也吃不了多少,存上一年的量都够了,再多了根本吃不完!库房就那么大,也放不下啊?再说,现在新社会了,政府还能让老百姓缺粮荒不成?你这想法……也太不可思议了。”她甚至觉得,李天佑是不是在前线见多了战乱,落下了“怕饿肚子”的病根,才会突然想起来屯这么多粮食。
李天佑心里一沉,他没法跟徐慧真解释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没法说清楚那些他从后世记忆里得知的艰难岁月,那些话一旦说出口,不仅会被当成胡言乱语,还可能暴露自己的秘密。
李天佑指尖轻轻摩挲着徐慧真微凉的手背,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要穿透这黑幕,看到未来潜藏的风雨。他知道,若不把“屯粮”的理由说得更透彻些,纵使徐慧真信任他,心底也难免存着疑虑。
只是那些关于未来的记忆无法直言,他只能从眼下的时局、过往的教训里,为这份“未雨绸缪”寻一个让她信服的缘由。 “慧真,你先想想咱们小时候。”他声音放得更柔,带着几分回忆的沉缓,“民国那几年,哪年没闹过粮荒?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胡同里多少人家啃树皮、挖草根?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大,粮店门都关了,我娘为了让我吃上一口热粥,跑遍了半个城,才用家里最后一块布料换了小半袋发霉的玉米面。”
他顿了顿,指尖微微用力,让她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话语里的郑重:“现在是新社会,政府确实在努力让大家吃饱饭,可你也看到了,城里人口越来越多,郊区的田地有时候还会受天气影响,去年夏天那阵旱灾,你忘了?南城那边的麦子减产了三成,粮价不也悄悄涨了些?现在看着粮食充足,可万一哪天再遇到天灾,或者……或者时局有什么变动,运输断了,粮店断供了,咱们一家老小吃什么?钱再多,到时候也换不来一口救命的粮食。”
他凑近她,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亲历者才有的警醒:“我在东北的时候,见过不少人家。有户老乡,家里存了好几缸粮食,去年冬天大雪封山,邻村好几户人家断了粮,就靠他家接济才熬过来。还有些人家,夏天觉得粮食多,随手就糟践了,到了冬天就只能饿肚子。你看,粮食这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到了难的时候,就是能救命的宝贝。”
他又想起战场上的所见所闻,眼底多了几分凝重:“我在前线的时候,最缺的就是粮食。有时候断了补给,战士们只能啃冻得硬邦邦的压缩饼干,甚至煮皮带充饥。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有一口热饭、一把干净的米,该有多好。经历过那种日子,我就再也不敢轻视粮食,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咱们现在日子好了,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再说,咱们家人口多。”他掰着手指算给她听,“钱叔、杨婶,还有六个孩子,加上饭馆的伙计,一共十几张嘴。真要是遇到粮食紧张的时候,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咱们提前存着,不光能让自己家人吃饱,万一街坊邻居有难处,也能帮衬一把,可要是咱们自己都没粮了,怎么顾得上别人?”
他看着徐慧真渐渐动容的眼神,最后补充道:“我不是说现在就会闹粮荒,而是怕‘万一’。过日子,就得把这些‘万一’都想到。咱们存粮,不是为了囤积居奇、赚差价,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给这个家留个保障。你想啊,就算以后一直风调雨顺,这些粮食放地窖里也坏不了,咱们慢慢吃,或者给孩子们做些好吃的,不也挺好?可要是真遇到难处,这些粮食就能让咱们一家人安安稳稳地熬过去。”
他没有提未来那些更严峻的岁月,却把眼下的风险、过往的教训、家里的责任一一摆开,每一句话都朴实却有力。这些理由,或许没有“开酒楼”那般充满诱惑,却满是对这个家最实在的守护,不是为了追逐繁华,而是为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
他看着徐慧真依然困惑,但已经开始认真思索的表情,又连忙补充细节,打消她的顾虑:“地方你不用愁,城里的库房放不下,就放到城外咱们那个小院去,就是以前放杂物的那个,我之前特意让人加固过地窖,里面干燥通风,还做了防潮层,存粮食正好。这事一定要隐秘,除了咱们俩,谁都不能说,连蔡叔、梁拉娣他们都先别说,免得走漏风声,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徐慧真看着丈夫异常严肃的脸,那紧绷的下颌线、眼底深藏的忧虑,都不像是在开玩笑。她又想起过去无数次,李天佑提醒她小心算计,让她提前存些过冬的煤炭,甚至让她把一部分银元换成美金……那些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判断,最后都被证明是对的,帮家里避开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
(https://www.lewenvxs.cc/5498/5498720/2222851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