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的治愈人生 > 第234章 家人给的底气

第234章 家人给的底气


1

方棠震惊到从椅子上站起来,也走了过去。

这些日子,为了更好地养好肋骨的伤,她都以坐轮椅为主,这下她是坐不住了。

柳植的姥姥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多年来别说飞机,就连去市郊,都要配齐足够的急救药才敢出行,这也是当年女儿自杀,老两口没有回国的原因。

这几十年,他们都没离开过生活的城市,更别提出远门了。

可如今……这……他们是怎么来的?

柳植的姥姥笑摸着大外孙的头,眼睛笑得都成了一条缝,一遍一遍地摸,很像在呼噜小狗。

姥爷则严肃许多,他背着手看着,虽然也是高兴,但没那么夸张。

“我找你舅舅,要他开车带我们来的,不给来……不给来就打。”姥姥笑着说,一句话就解决了所有疑问,半字不提路上的艰辛。

柳植奔过来,推着方棠的背过去:“这就是方棠,老婆,叫姥姥,姥爷。”他的阴霾一扫而空。

方棠连忙叫人。

姥姥伸手,姥爷递上老花镜,老太太戴上,她有着和善的一张脸,柳茵和她有着七分相似,都是那种名门闺秀的大气长相。

“真好,长得真好,这姑娘好看,我喜欢。”姥姥不改豪爽,再伸手,姥爷递上一个大红包。

“再叫一句,姥姥给见面礼。”姥姥说,大家都笑。

方棠从善如流,得到了一个大红包。

她坐回轮椅上,几人绕着小中庭慢慢散起了步。

停车完毕的舅舅过来了,原公子走了,大家回到病房,说起了这次官司的事情。

老人家都很义愤填膺,但也担心他们的境遇,怕他们回到苏黎世会碰到不好的事情。

“姥姥你放心,我们如今已经把事情捅出去了,他们反而不会动手了,如果我们现在有任何意外,他们就是第一嫌疑人了。”

方棠嘴甜如蜜,哄得姥姥乐呵呵的,而姥爷始终有些不苟言笑。

在医院餐厅吃了顿便餐,柳植在和舅舅在外面说话,姥爷走了过来。

手里捏着个东西,他在方棠面前郑重坐下。

方棠下意识地紧张了起来。

2

姥爷捏着的是个档案袋,他一坐下,姥姥也安静下来,叫进了在外面说话的舅甥俩。

柳植走过来在方棠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两人一起看着姥爷,虽然不知道老人家想干嘛,但都很认真。

“我和你姥姥,今年都快九十了,我们想在今天,把一些事情和你们都交代一下。”

姥爷说话,问那边舅舅准备好了没有,舅舅说好了,拿了个电脑平板过来,视频那一头是柳茵夫妇。

这是一场小型的家庭会议,姥姥和姥爷在做遗产方面的分配,他们开了个小型的家庭会议。

“我们三十五年前移民美国,因为赶上了政策,所以有了些积蓄,公司呢,这二十年都是你舅舅在做,这个就还是给他,你和妹妹不用争了。”

姥爷把公司文件什么的都拿出来,放在旁边,他要交代给柳家兄妹的,是房产和存款。

“美国的房子没有国内那么值钱,所以房产和地,我们虽然置了不少,但实际上还抵不上国内北上广的一套房。”

姥爷开了句玩笑,他们的大本营在纽约,所以房子主要还是都买在东海岸,一共有四套,包括他们如今自己居住的。

“柳植,你不会来美国,房子我不给你了,好不好啊?”姥爷问。

柳植没意见,柳茵是会回美国的,安德鲁说喜欢中国,但到底在中国待几年好说,待一辈子有些不太现实。

房子舅舅两套,柳茵两套,而存款,则是柳植占了大头,那些基金和理财账户,还有美股账户,姥爷给了柳植一个人一半,合起来也有上百万美金。

分派完了,姥爷好像了结了心头大事,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他把那些银行户头什么的都分好了给柳植,然后把东西全部推到他们两个面前。

“好了,孩子们,你们有钱了,去请个最好的律师,我们好好打官司吧!”

3

方棠一直都在默默听着,她没去想太多,这是柳植姥姥家的事,和她其实没什么关系。

她只要带耳朵,做一个贤惠孝顺听话乖巧的外孙媳妇就好。

可是姥爷最后这一下,这句话,让她愣了,愣了几秒,眼泪唰地掉了出来,滴在了被子上。

哎呀,方棠觉得自己的眼泪掉得真不是时候,好扫兴,明明不是那么爱哭的人,这十天来,她也一次都没哭过的。

被杰斯差点强时她没哭,被人绑死扔在小货车里她没哭,在小货车里绝望自救,她也没哭。

甚至于看到在车窗外救她的人是柳植,她都没哭。

柳植把她抱出来那一刻她没哭,上岸后她昏迷,感觉到了柳植铺天盖地的眼泪时,她还是没哭。

她都觉得自己都坚强得可以去当铁人了,这些日子,有股子狠劲在心里盘旋着,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眼泪。

可姥爷这一句话,让她突然之间泪崩了。

“哎哟!哎哟!怎么哭了?”姥姥“啪”,毫不留情也顺手就给了姥爷一下,“看你,搞什么!”

她扯纸赶紧塞给柳植,柳植给老婆擦,姥爷一脸委屈,他明明只是说了一句最想说的话,为什么莫名其妙挨了打,他也很想哭好不好。

“不哭不哭啊!我们是一家人,你是小树的媳妇,你受了委屈,我们可不得帮你们出气?”

姥姥哄着,舅舅在一边呵呵笑。

“是啊是啊,从小树说不过去了,要留在这里陪你打官司,还要去瑞士打官司开始,姥爷就开始想着怎么给你们凑钱了,他听说那人很厉害,很有钱。”

想过来的计划从那时候就有了,按照姥姥姥爷的话,这时候现身支持,超过所有。

他们从纽约开车到蒙特利尔,把车开出了老爷车的水平,房车准备,一路开开停停,开了近一周。

虽然路程远,但也是为了身体健康考虑,老人家这次,可是全副武装整个上阵,连随队医生和护士都请了,考虑周全。

“所以,不要怕,你们后面也有人,有我们!”舅舅挥了挥拳头,喊了声很中二的口号。

方棠只顾着点头,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4

姥姥姥爷是和柳植他们同一天走的,不能坐飞机,他们回去的路程也并不寂寞。

原公子加派了四个人一路跟随,护送姥姥姥爷回洛杉矶,并加派了一名医生跟着,一路浩浩荡荡,威风八面。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无论你乐不乐意,时间的流逝都是永恒且稳定。

离开瑞士十五天后,方棠再度落地,不过这一次,他们是两个人,而且落地的地方,是日内瓦。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选择了深夜到达的航班,出口处,郑医生在等他们。

明明才半个月,可方棠再看到郑医生,却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

而郑医生也是,不但瘦了,还黑了一圈,本来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现在变成瘦金体。

三人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上车,边开车边说话。

这两天,形势又有了些变化,这场远在加拿大的官司,四天前不知道被谁捅了出去,如今正在渐渐被人关注。

刚开始是一个小报在自己的网上新闻版上刊登了一则小新闻,说某知名医学大拿涉嫌在国外谋杀和强奸,正在被调查。

然后,这件事就不知道怎么的,在两天之内迅速发酵,好事者开始扒,很快扒出了杰斯的大名。

不但扒出了杰斯,还扒出了方棠,今天,有人贴出了方棠他们三人离开苏黎世在机场的照片。

是随手拍到的,半个月前他们上飞机的照片。

以此证明他们就是当事人。

“为了避嫌,我们分开调查,我负责中心的医生,你来找苏琳。”郑医生建议。

他犹豫了一下:“方棠,杰斯应该会压新闻,这方面你不用担心。”

不用担心声誉受到影响,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围观。

方棠靠在柳植肩膀上,正默默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闻言她转头看了郑医生一眼。

郑普宏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黑白分明,清清楚楚。

“我从来不担心这个,爱扒也好,不爱扒也罢,那都阻碍不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

郑医生把他们带到酒店,三人都顾不得困倦,连夜谈事。

对于乔安娜的退缩,方棠很失望,在说苏琳之前,她先对这件事发表了看法。

郑医生认为,中心里的医生,其实至少有一半人对杰斯的这种作风是早有耳闻的,只是大家都是同样的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种事情,性侵也好,猥亵也好,一旦发生在职场,很容易因为环境被默认为潜规则,大家都不会多管闲事,甚至会当绯闻和流言,一笑了之。”

郑医生给自己冲又浓又苦的咖啡提神,他最近焦头烂额,不仅仅是这边,还有国内。

杰斯太太给他老婆打电话了,以“女人的心情”和他老婆谈了谈最近发生在郑医生身上的事情。

比如郑医生拒绝了妻儿的陪伴,不再签约,以及和乔安娜的“友谊”。

他家里的后院正在起火呢,他这两天在想方设法和太太讲道理,但是至今还没讲通。

他说,当初没告诉太太乔安娜的事情,是因为这涉及女同事的名誉和身心伤害,他不能贸然把别人的秘密告诉他人。

无论这个“他人”是真的他人还是妻子,都不可以说。

妻子说他心里有鬼,如果没有干嘛不说?什么秘密?夫妻之间就不应该有秘密,尤其是这种男女之事的秘密。

而关于他的不同意他们过来瑞士和不再签约,更是被妻子闹出了天大的波澜。

她告诉了家里两边的父母,也说服了孩子,他们联合起来一起质问他:

明明知道高考压力那么大,孩子读书那么辛苦,为什么明明有机会能让孩子在初中就出国留学,享受国际一流的教育环境,却轻易放弃?

瑞士,那是多少中国中产梦寐以求想要去的国家,哪怕只是去转一转镀个金也好,却被他轻易地拒之门外。

“你是傻子吗?还是愚不可及?为正义?郑普宏,你告诉我,正义是能够给你吃给你穿给你钱还是给你名?受害者自己都不出来,你正义个屁啊?!”

“这五年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是我,陪着孩子上下课守着的也是我,带着爸妈去医院守床的还是我,我辛辛苦苦就想过好日子,就想做人上人,我没偷没抢,凭什么不能有?”

“郑普宏,我还就告诉你了,你要是一条道走到黑,你说你和那个女医生没猫腻我就不信,你就等着离婚,净身出户吧你。”

6

郑普宏笑得不无心酸,他吹了吹热咖啡,对着已经听傻了的柳植和方棠,深深叹了口气。

“我一个男人,我还没被非礼呢,都要受到这些来自家人的阻力,更何况乔安娜这样的,对真正要站出来的人,这个世界从来不公平的。”

他连喝好几口咖啡后放下,又吐了一口长气。

所以对乔安娜,他还是建议是他去做工作,就交给他好了,而在这边的苏琳,就是柳植和方棠的事情了。

他问方棠,是否看过了苏琳的全部资料?

方棠愣了许久,才点点头:“看过了。”

就是看过了,方棠才真心地觉得,这个任务,难之又难。

苏琳,中国贵州人,今年34岁,未婚,来这边第四年,是他们这三个中国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她在医学院学习的方向是病理学,跟的老师很器重她,觉得她是个非常适合的研究型人才。

她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还在大学实习期间,就写出了两篇有名的论文,轰动了业界。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广州某总院实验室做研究,在那里三年,她屡屡发布病理学方面的论文,并且确定了主攻方向——脑垂体瘤的病理研究。

随后就是一步一步稳打稳扎,从广州到脑科中心,每一步她都走得很稳,很漂亮。

她是进入脑科中心研究所的中国第一人,但因为不做临床,所以在国内没有什么名气。

“我见过一次这个同胞,怎么说呢,这的确是个书呆子和研究型人才,但同时,也是个回避型人格。”

郑医生叹了口气:“碰到她不想谈的话题,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开口的,嘴比蚌壳还严实。”

“我当初就是撬不开她的嘴,不但撬不开,后面她连和我见面都拒绝了。希望……”

郑医生端起咖啡杯碰了碰他们的杯子,又叹了口气,“希望你们好运吧。”


  (https://www.lewenvxs.cc/5496/5496926/2707238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