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租房左家庄
喔喔喔……
旺旺…
清晨的风很是凉爽,深吸一口早上的空气入肺,顿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无。
四九城内传出此起彼伏的鸡鸣狗吠,城墙根下那些逃荒来的难民,早起的并不是很多,很多都在那躺着减少消耗,当然也有勤快些的难民家庭,大人已经匆匆起来出去找活干。
张丰全家早早的就起床收拾,连早饭都没吃一口,就挑着行李匆匆离开,大白天的如果在一群难民中吃饭,四周就会有无数双绿油油的眼睛,仿若要生吞人般的盯着你,只要有点脑子,就该知道回避。
安定门外,走过护城桥就是城外村民自动组织起来的大集,张丰跟随家人走在街道上,见街道两旁商客们的交易过程。
张丰心头震撼万分,昨天在南城外的大集,他们一家只是匆匆而过,不慎了解。
今天近距离的看到交易过程,那才叫吃惊,一个鸡蛋要二十四斤法币,一斤玉米面要一百斤法币。
额滴个亲娘嘞!
张丰在过去也只是听别人说过一嘴,这个年代的通货膨胀,可这真实看到的也太夸张了吧!
看着城内出来采购的富户,都用麻袋板车装钱运载出城,结果换到手的却只是几斤棒子面。
张丰目光无意间瞥见父母脸上露出那忧愁的神色,明白他们这是担心什么。
一路走、一路观察物价,现在这物价当真是难以言表,一句话,买不起,那是真的买不起。
现在市场上的一等货币是大小黄鱼,次一等的是袁大头,至于铜元、法币、金圆券,那真是擦屁股都嫌硬,这不,道旁的臭水沟里还时不时的能见到几张。
走至街尾,张二河满面忧愁的侧头对张丰道:“老二呀,这北平的物价,咱家在这里可扎不了根,要不我们离开吧?”
张丰一听父亲说这话,摇了摇头否定道:“爹,我也不瞒你,北平都是这个价,那其他地方也不会好到哪去。”
“与其如此,我们抓到了鱼不如也学他们,要么以物易物换粮,要么只交易银元、黄鱼。”
“唉~这能行嘛?”张二河有些悲观的叹了口气。
“不试试咋知道不行,咱家还是先找个落脚点,届时赶紧抓鱼换将,争取每天换到的粮食,可以吃一天再存一天。”张丰用很是笃定的语气宽慰父母想离开的心。
“那行吧,若此事行不通,那咱家就尽早离开这四九城。”见老二说的如此笃定,张二河提了提神提议道。
事情再次被敲定,张丰他们一家打听到了城外最近的村子左家庄,照着路人所指引的方向快步而去。
四十分钟左右,终是抵达了左家庄外,从外面看,这个村子几乎家家都是夯土茅草房,少有砖瓦盖的房子,这也是这个时代农村的普遍现象。
村头,一棵华盖葱郁的老桑树下,七八个妇女在那拉家常扯闲篇,见有五人朝村子里走来。
妇女们皆是立马提高了警觉站起,担忧村里来了难民,进村要饭或是偷东西。
“站住!你们到我们左家庄来干嘛?”一名瘦高妇人神色警惕的大声发问,语气尽显敌视。
被质问的五人,自然就是张丰一家,然而逃荒的人,面对本地人底气天然就弱了几分,母亲周英的性子虽然不弱,但鲁省人骨子里的传统,就是在外面都是家里的男人出头。
可张二河见是一帮老娘们,又拉不下脸皮上前搭话,一时双方之间有些僵持。
‘唉~’
张丰见父母迟迟不接话,心中轻叹,只得自己上前几步,笑着道明来意:“婶婶们好,我家原是打算去关外投亲,可现在关外正在打仗,无奈才来了北平落脚,来村里是想租一间房子落脚。”
见对面出来回话的是个半大娃子,妇人心下稍稍放松了戒心,得知是要租房子,认真打量了一番张丰一家的穿着,心中有数的开口道:“租房子?你们打算给多少钱?娃子,你们可能不了解北平,现在的钱根本就买不到东西,就这满满一水桶的钱也买不到二两粮食。”
妇人心下觉着眼前这几人没啥钱,有心想把五人给打发走,免得给村子增加事端。
张丰听妇人的语气,知道眼前这妇人想要打发他们走,可自己又觉着这个村子的位置太好了,离北平城也就有个五六里的路程,于是也不废话,直接从自己提着的麻袋中掏出一片三斤多重的烤鱼干,扬了扬道。
“婶婶你看,钱我们没有多少,可以用这鱼干抵房租么?”
“这…好大的鱼干!”
“咦!真是鱼干!!”
周围的妇人一见张丰手里拿着是吃的,立马就热情的围上前来叽叽喳喳,一点也不似刚刚那般只顾着看热闹。
“娃子,你有多少鱼干?是不是都这么大?”
“婶婶们,你们别挤,一个个问,那个鱼干只有二十多条,每条都有二三斤,房租一月一条二斤的鱼干。”
“只有二斤鱼干?娃子,这会不会太少!”
“就是,一个月两条二斤的鱼干,还差不多。”
“婶婶,既然你们村这么贵,那我们就只能去东面的那个村子租房住。”
“这一条也不是不行,娃子你们要租多久啊?”
“租一年时间,房租一次交清?”
“那娃子,你租我家吧,我家有个柴棚。”
“哎!她翠婶你家那柴棚能住人嘛?娃子,来租我家,我家把主屋腾出来给你一家住。”
现场乱烘烘的一阵争吵声,张丰一家都被这帮村妇拉着要往自家走,手中拿着的鱼干也在拉扯中少了一小块。
“胡闹!”
正当张丰一家有些控制不住局面,一道中气十足的洪亮之音响起,热闹的现场立即安静了下来,颇有一点针落可闻的既视感。
“是,保长来了。”
“保长?”
却见人群后方,走来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其发丝衣着打理的是一丝不苟,龙行虎步之间几步来到张丰一家面前。
“鄙人左家庄保长,你们这是?”
摆脱了妇人们的拉扯,张二河见是管事的来了,这才上前作揖道明情况。
“是这样啊,好,铁柱!你把他们领去左老三家的那个院子。”
中年保长,冲远处一青年喊道:“随后提着装有十二条鱼干的袋子走了。”
妇人们见到这种情况,心中虽不满,却也不敢再嚷嚷,皆是生闷气的准备离开。
“婶婶们,这两条鱼干你们分了吧,但是别再打起来,不然”
张丰跟着带路的青年离开前,在原地留下了两条鱼干,冲欲离去的妇人们叮嘱一声,话说一半转身跑开。
……
拿了条一斤重的鱼干,送走了带路的青年铁柱,张丰这才转身回到篱笆院中的夯土茅屋中,与爹娘一同清扫起院子来。
“呼~终于有了个像样的住处了。”张丰擦了擦额前的汗水,低语道。
打扫了近一个小时卫生,老爹和大哥修缮好了茅屋屋顶,正在修缮院子里做饭的草棚。
茅屋内的面积不大,只有二十来平方,屋子的一侧铺了厚厚一层麦草,那是一家人睡觉的草榻。
“当家的,先进屋吃饭吧!”周英提着一个灰布包裹,包裹里装的都是这些天在路上做的窝头。
“哎好,来了。”
张二河高声应道,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带着老大走进屋内。
进屋前,张二河看到了空荡荡的门框,自语的念道了声:“这屋门下午也得给他拾掇一下。”
“嗯,先赶紧吃饭吧。”周英笑着招呼道。
不多时一家人就都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着窝头,聊着上午的事。
(https://www.lewenvxs.cc/5451/5451420/2772547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