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入职,诉求,大伯一家到来。
二月末的北平依旧很冷,冬雪已经初见消融,骄阳晒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北平城的大街小巷如同焕发了生机一般,再没有了消沉麻木。
张家的三个大人已经顺利入职娄氏轧钢厂,第一天到厂里,厂长娄振华就给了张二河、张大建初级正式工的待遇,一个月三十万元(三十块),并且岗位也按他们的选择给配了老师傅带领。
而周英则去了食堂负责洗菜、切菜、打饭,一个月二十万元(二十块),每天只需要做一顿中午饭,若是厂里有加班,食堂就会留下一名厨师和几名帮厨加班。
此时,张丰和弟弟张正也已经分别进入了帽儿胡同小学的四年级和一年级,是的,张丰进入的是四年级而不是一年级,没办法,他总不能和一帮子五六岁的小屁孩混在一间教室吧,那他多没面子。
于是他就谎称以前跟村里的老私塾读过几年,反正字他都会认,只是繁体字写的有点别扭,至于算数课那就更不在话下。
在老师们的一番简单考察下,他顺利的进入了四年级,值得一提的是小驴脸许大茂竟跟他是一个班上的,许大茂这孙子逢人就说自己是他好哥么!这也让他很快就跟班级得学生混了个脸熟。
现在家里的大人一大早,就需要腿着去东直门外的娄氏轧钢厂上班,自己则带着弟弟去帽儿胡同小学上学,每天中午放学就会去前海靠近帽儿胡同的一条支流里抓一条大鱼,然后带着弟弟去饭馆换一顿饭。
每次提着几斤重的鱼,几乎很少会有老板拒绝,因此,兄弟俩每天中午都会有肉有汤喝。
其实周英每天都会给他们钱或是家里留了馒头,但都被张丰给拒绝了,开玩笑,自己有空间这个外挂在,还会缺那几千块买吃的,见两儿子面色红润长得一天比一天壮实,私下问老三得知比他们在厂里吃的还好,周英就把重心放在了丈夫长子身上,让他们每天中午在厂里吃饱吃好。
发现军火库的功劳还是下来了,某个星期日,张丰全家被请去政府吃了顿丰盛的招待餐,上次来的那个领导问他们家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张丰思索良久,终于想到了父亲最挂念的人,于是就在饭局上提了出来,其实就是能不能把黑省的大伯一家迁来北平落户,并且也给安排工作。
张丰这次发现军机的功劳很大,领导只是稍微一思索,事情把给敲定,但前提是征求大伯一家的意见。
随即在饭局上,张丰提议让父亲口述一封信让人记录,届时,麻烦政府传递给他大伯一家,在他暗中的提点下,信的内容让人看了潸然泪下。
信件内容大概就是,亲兄弟错过了这次见面机会,就可能一辈子也见不着了,自己就剩大哥一家亲人了,每每想起肝肠寸断,还言及这边的房子、工作给大伯一家准备好了,即使想种地这边也能就近分配土地。
饭局结束,张丰被奖励了一张奖状,一叠现金,一张军管会第一人的亲笔题字‘以国为家’,以及最后的一份诉求。
谁让那批军火的后面,还挖出了成堆的金银珠宝,最最重要的是有一大批光头党没运走的金条。
张二河近几日总是神思不定,因为政府派人传来消息,大哥一家已经登上了入关的火车,想到了心心念念多年未见的大哥一家,他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后院的房子,在那天和领导吃过饭后,张二河就急吼吼地托解放前给家里修房子的雷师傅团队,加班加点给后院盘炕、粉刷房屋。自己则兴高采烈拉着妻子去购买家具等锅碗瓢盆被褥。
深夜,周英见丈夫翻来覆去不睡觉,出声宽慰道:“当家的有啥好想的,过几天大哥一家就来了,你总得有个好的精神面貌去见大哥吧。”
“唉~孩他娘,当初大哥是见家里的地,养活不了那么一大家子人,才毅然而然的带着大嫂和我几个侄子侄女,踏上了闯关东的路,那是把家里的生路都留给了咱家啊,还有就是若他们家外出讨生遭遇不测,还能留下咱家这一脉继承香火,不至于让祖上绝了嗣。”张二河说着说着,眼角的泪不禁滑落。
“嗯,这次重逢一定要把大哥一家都留在北平,不然你这天天挂念也不是个事。”周英语气温柔得道。
想到自家当初决定北上投奔,大哥一家也是毫不犹豫的寄来了钱和地址。
夫妻二人这一夜交流了很久,直到精神耗尽才沉沉睡去。
两日后的中午,全家人在火车站附近简单的对付了一口,就回到火车站里继续等人,张二河在车站厅内急切的来回踱步,不时跑去询问车站工作人员,黑省来的火车何时能到。
“同志,今天的火车可能会晚点,所以请不要急。”工作人员微笑着耐心道。
“嗯,谢谢解放军同志。”张二河眼睛盯着站口,嘴上无意识的道着谢。
终于,在快接近四点的时候,一列来自北方的蒸汽火车,爆发出‘呜呜轰轰’声,停靠在了站口。
“来了,来了!”张二河一拍手掌,快步朝着进站口处走去。
张大建急忙跟上,周英一左一右拉着张丰张正快跑过去。
站台处,出站和进站的人很多,此时拥挤吵闹不堪,推搡叫骂,孩童啼哭,终于,张二河看到了一名头发半白的消瘦中年人,而中年人的身边跟着一对青年男女。
“大哥!大哥!我在这,我是二河!”张二河探出半个身体挥手大喊,他的声音几乎都快盖住了周遭的一切嘈杂。
中年消瘦男人听到声音瞪眼一看,见是十多年不见的弟弟二河,连忙拉了下身边的青年快步出站口。
“二河啊!我还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你了,哥哥我想你啊!”兄弟俩在站口前相拥而泣,不管不顾旁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你是小杨吧?大嫂小康和小萍人呢?”周英的目光在青年身后四处张望,却只见到其身旁孤零零的站着一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姑娘。
“小婶我娘他们当年都没挺过来,家里只剩我和我爹了。”青年红着眼眶,泣声道。
周英闻言再也忍不住的捂脸痛哭起来。
“大哥!”张大建犹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眼前这位大哥身后。
“哎!你是小建吧?”张杨目光认真的打量着,这位记忆中的这位弟弟。
“嗯,我是小建。”张大建重重的点了点头。
“婶婶,你别哭了,都过去好久了。”张杨心情有些复杂的说道。
“大哥,这是咱家的老二张丰、老三张正,你们俩还不赶紧叫大哥!”张大建终于摆出了大哥才有的派头,给双方介绍道。
“大哥。”
“大哥。”张丰张正兄弟俩,礼貌地前后喊人。
“嗯,小丰小正你们好,我身边这位是你们的嫂子赵雪梅。”张杨笑着拉过身边的漂亮女子介绍道。
“嫂子好。”这回连同张大建在内三兄弟,都整齐的喊了声嫂子。
“嗯,你们也好,嫂子我带了好吃的在包裹里,一会回去我拿给你们。”赵雪梅笑着跟几个小叔子打了声招呼道。
“谢谢嫂子。”张丰张正齐齐道谢。
张杨一阵劝慰后,终是安抚好了周英。
“大哥、当家的你们别哭了,我们先带你们回家。”周英眼眶通红,语气中带着哽咽、显然是为失去那么多亲人而感到悲伤。
“好,先回家!你们几个臭小子,还不过来帮你们的大伯大哥拿东西。”张二河没好气的指使起自家三儿子。
每人都分担了些包裹,出了火车站,就坐上公交车直奔南锣鼓巷。
二十多分钟后,八口人就到了鼓楼东大街的公交站台,八人带着行李走在南锣鼓巷的主巷子里。
从东北来的三人都很好奇,这一条条胡同简直看得人眼花。
95号院门口,周英笑着介绍道:“就是这里了,大哥小杨你们的房间都收拾好了。”
进入院里,遇到了在家门口浇花的阎阜贵,其推了推眼睛笑着道:“哟~老张,你家里这是来亲戚了?”
“是啊,阎老师,大哥这是我们院的邻居,在这片学校教书。”张二河给自己的大哥介绍道。
“阎老师好。”张大江笑着打了声招呼。
“您好,您好。”阎阜贵眯起小眼睛打量起几人的包裹。
“这老张家不得了啊,看来是把亲戚安排到了后院。”
“走,去后院先把包裹放好。”八人说笑间进入中院,遇到了易中海在家门口清理鞋子上的土。
“哟~易师傅忙着呢?”张二河打着招呼道。
“哟~是老张啊!这位是?”易中海一副老好人般笑呵呵询问。
“哦,这是我大哥一家,今后在后院住。”张二河笑容不减的介绍道。
“哟~那感情好,热闹!”易中海眉头不经意的皱了皱,笑呵呵捧哏道。
“那您忙!”笑呵呵打了声招呼,张二河无视了趴在自家窗口,盯着她们家进后院的贾张氏。
后院。
“哟!老张回来了,今晚一块喝点?”东厢房里的刘海忠听见院里动静,神清气爽的将皮带穿回裤腰上,不顾还在哭泣的刘光天,以及害怕到拿笔都颤巍巍的刘光齐,出门笑着和张二河打招呼道。
张二河对这个在后院天天打儿子撒气的同乡,打心里有些看不起,但这家伙不知道打哪知道,自己是厂长直接安排进厂,看到自己就想拉自己喝酒,跟自己没说三句话,就打探娄厂长。
“哈哈,是老刘啊,今天是真不巧,家里来亲戚了,改日有空了再说。”都是成年人,表面的和气还是要维护的。
“我那还有几瓶好酒,要不?”刘海忠是一点眼色都没有的,还要凑上前来。
“今天太忙了,改天了再说。”张二河见孩子他妈,把后院房间的门打开,敷衍一声就拉着大哥快步回屋。
屋里,周英拉着侄媳妇的手,笑眯眯的介绍道:“这两间房,就是你二叔为你们小夫妻准备的。”
客厅有灶有锅、桌椅板凳一应用品很是齐全,推开房门,里间是一张火炕,火炕上叠了好几床厚实的新被褥。
客厅卧室各有一扇窗户,都被碎花布窗帘给遮挡。
“婶婶、这屋子可真气派漂亮啊!”赵雪梅抚摸着青砖火炕,越看越是喜欢。
“好看你就一直住在这,明天就把房子过户到你小两口的名下。”周英见侄媳妇喜欢,立即图穷匕见道。
“唉~老二媳妇,他们小两口怎么能要你们的房子。”大伯张大江急忙阻拦拒绝道。
“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只许你当初把老家的房子还有地让给我们家,还不让我们两口给小杨买房子,再说了,因为那事大嫂人也走了,我以后就是小杨的娘,不然你让我还怎么有脸活。”周英眼里噙满泪水,想到战乱死去那么多家人,她心里就堵得慌。
“就是,大哥,你既然来了,我可不会再让你们走了,你和小杨的房子、工作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张二河话里话外是寸步不让。
“哎呀!你们就别添乱了,我们在黑省还有地要照顾。”张大江也不知是什么样心情,总之心里面是乱的很。
“我可不管那边的什么地,你若是想种地,我就带你去新政府,给你在北平郊区分上几亩地,这样我们哥俩还能时不时的见面,但是,小杨必须留在城里。”张二河是真不想亲人,再继续各自天南海北。
“唉~我们小老百姓哪有那能力哟!说重新分地就分地。”张大江见弟弟死倔死倔的直拍大腿。
“嘿!咱家现在还真有这份能耐,谁让我们家在没解放前,就积极向新政府靠拢了。”张二河神秘兮兮道。
“那这也不能平白无故就帮咱家。”张大江犹自狐疑道。
“大哥你放心吧,你们在过来前,我们就把事情给安排好了,明天先带你们去重新办理户口,再把房子过户给小杨两口子。”张二河就这么把事情敲定了。
“行吧,只要你能把事给办妥,我们一家就都留在这。”张大江叹气同意道。
其实,他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弟弟,而且在这边,自己唯一的儿子还能有这么多兄弟帮衬,虽然他们现在年纪都还小。
回东北那边,真的是举目无亲,要不是分了地,可以土里刨一口吃的,他对那边还真没啥感情,就这样随老弟折腾吧,大不了继续回东北。
(https://www.lewenvxs.cc/5451/5451420/2772545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