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 第112章 买船

第112章 买船


“走,先去找个旅店住下,你们好好休整一天。”维多利亚港,严振声带着腿软虚浮的手下们走下舷梯。

“是,老爷!”

现在的香江,太平山上有零星的豪宅,中环是繁华地带,维多利亚港两岸条件稍好,其它地方都是荒山、农田和棚户区。

人口还有50多万,本来之前因为战乱突破到了160万的,一部分移民到了南洋美加澳等地,更多的在抗战胜利后又回了内地。

弹丸之地挤50多万人,还是很热闹的。

不光是热闹,生存压力还大到爆表,再加上白皮们管理上的不上心或者说有意纵容,在这种种情况下,捞偏门的人多如牛毛。

严振声一下船就感受到了很多不怀好意的目光,在衡量他们的价值,评判他们的实力。但他一点没在乎,敢送上门的都是菜。

一行人在码头外不远找了个普通旅舍,办理了入住。

晚上出去吃大排档,深入体察民情。

“老爷,这边的海鲜还真是便宜,要是在四九城,这一桌想都不敢想,就是带壳的多,吃起来太麻烦。”

“哈哈哈,那就努力挣钱吧,以后家里请几个佣人,把肉扒好了再端上来。”

“哈哈,那敢情好!”

出来混,重要的是什么?是过上好日子!

他确实救了这些手下的命,也让他们在乱世中能得温饱,但以后自己挣了大钱,也得让手下人水涨船高才行。

除了少数知恩图报的,大多数人要有持久的利益才有持久的忠心。

这一点严振声是无所谓的,他上一世当皇帝能带出来几十个公侯,这一世做大亨还不能带出来几十个小富翁吗?

在熟知历史走向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一场破解版放置游戏,只要棋子是个正常人,放在那个位置就一定能成长到保底的高度。

第二天上午他带着两个没有晕船反应的手下,先去置办了一身行头。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句话古今中外几乎都是通用的,穿好点能让人更重视。

他自己是皮鞋加瑞蚨祥的丝绸春装,还有一副茶色眼镜,一看就是老钱做派,不用再改动。

手下人统一成黑西装、皮鞋、小平头,加上运作几年黑市锻炼出的精悍之气,一看就不好惹,要的也是这种不好惹。

大墨镜就算了,这个年代还不流行让保镖戴大墨镜。

下午严振声去找了一家由大不列颠绅士开办的老牌律师事务所,委托他们为自己注册一家星海公司。

找老牌律所买服务,就相当于买他们的人脉,可以省很多琐碎麻烦。

这次来港,并不需要去警察局塞钱办什么身份证,因为目前港府一年统计一次户籍,并不在乎你原先是哪里来的人。

“来了就是香江人”,可以说是抵垒政策的初期简化版本。

反正来了就要工作、要消费,就会产生税收,这是目前港府唯一在乎的。

在等待公司注册好的过程中,严振声又在中环买了一栋楼。

不大,占地400平,高10层,相当于一栋单元楼。

前期让手下们在这里吃住和办公足够了,甚至二三十年内这里都可以作为公司总部,不需要再换地方。

等以后还可以把旁边的几栋楼也买下来,全部拆了盖一栋摩天大楼,用到后疫情时代都没问题。

买楼用的钱都来自四九城大汉奸们的赞助,他们每一个手上都会准备一些英镑、美元等外汇,方便跑路的时候用。

这下也确实派上用场了,方便了严振声“跑路”。

这栋楼虽然有近200间房,但并不方便居住,他又在浅水湾买了一块地,准备建造自家的豪宅。

第一世在这个区域的居住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现在这个时期这里的豪宅还没开始,那就从他开始吧。

至于太平山,这个时期还是那些绅士们的自留地,不会允许华人在半山以上区域置业的。

用英镑开路,严振声直接在浅水湾买了20英亩土地,约合国内120亩,准备建造7栋别墅,以后每房媳妇和儿女住一栋。

至于每房不止一个儿子,结婚前是住得下的嘛,而结婚后年轻人也不咋喜欢跟父母一起住,他们爱哪哪去吧。

跟建筑设计师沟通了一番,确定以人为本兼顾安保等等理念,就把设计和建筑都外包出去了。

建筑风格上就不用讲什么中式了,西式的城堡和中式的宫殿都不适合居住,还是现代别墅式庄园更好。

把房子的事情安排好,严振声又找到律所,准备买船。

有几位船王发迹的例子在,跟着成功路径走就是了嘛。

其它行业的涉足,等严家搬到了香江之后再说。

之前广州湾和香江的航运业很发达,比如持靓行凶那位佳人的夫家爷爷,许船王就是在这里发迹的。

后来小日子的枪炮触及这里,各行各业都大受影响,破产的小航运公司不少。

维多利亚港里停泊待售的轮船,随便数一数都有几十艘。

严振声这次是准备先买一艘客轮或者客货两用轮船,建立从香江到津门的航线,为自家的撤离准备工具。

等把手下人锻炼出来之后,再大力涉足货运和远洋方面。

买船的过程很顺利,一艘100米长,满载排水量3000吨的客货两用轮,顺福号,只用了半天就被他收入囊中。

顺带还招了一个船长,福顺号原先的船东,破产的40岁中年人黄家成。

至于水手,香江不缺这个,码头上喊一声就能招满。

这艘船船龄4年半,还算很新,几乎是刚到手香江就沦陷了,后面民间航运业务缩水到爆,这艘船还被小日子征用过一段时间。

黄家成为了买船本来就举了一部分债,香江沦陷时他就几乎可以宣布破产了,只是心理素质过硬才没有跳海。

不是说战争结束了就能马上运营起来,把账还了摆脱破产的困境。不先把欠港口的泊位费交了,船都开动不起来。

而且在航运业务没有全面复苏的情况下,也没办法从许船王、招商局、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巨头的嘴里抢食吃。

现在船被转手,他还上了欠债但手里也不剩几个大子了,船长算是高薪工作,他没有不接受的道理,说不定攒几年钱还能东山再起呢。

手下里不晕船的被严振声安排了两个做黄家成的副手,既是监督也是学习。

其他手下也不会每天混吃混喝,中环的大楼挂上了星海公司的牌子,码头也租了门市部和仓库,他们以后负责为福顺号招揽业务。


  (https://www.lewenvxs.cc/5252/5252427/2249083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