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父子深谈
严宽终于问出了困扰他半天,或者说疑惑了好多年的问题。
没办法呀,满四九城200多个酱菜园子,还有哪家的东家有他爹这么好的身手,懂这么多的枪械知识,还在院子地下挖了个靶室。
以沁芳居的收入,也不足以支持严振声娶这么多小老婆还维持家里这么好的伙食。
小时候还只觉得老爹牛皮,但自己参加工作后才知道挣钱的不容易。
以前可以随意取用钞票,4000大洋啊,沁芳居好几年的利润,去年又眼都不眨就给了自己。
从去年开始,他又每年外出一个月,搞得神神秘秘的,说是联系佛手瓜,但实际谁知道呢。
“不用瞎想,我并不属于哪方势力,只是在这乱世中,需要一些力量才能自保而已。”严振声老神在在的,还给儿子倒了杯茶。
一帮手下,抓人、审讯都这么熟练,要秘密处理掉一个特务就像杀鸡一样简单,这哪像只是自保的样子?
在四九城道上赫赫有名的东西南北四霸天听着好像牛气哄哄,但手下只是一些咋咋呼呼的青皮,细细一想好像给他爸提鞋都不配。
严宽双手捧起盖碗,抿了一口平复思绪:“那您从去年开始,去南边究竟干什么去了?”
“去给严家安排一条后路。”事到如今应该跟大儿子好好谈一谈。
“嗯?咱家会遇到什么危险吗?”
“不是危险,现在的局势看起来红蓝双方势均力敌,但蓝党却逢战必败,红党有极大概率得天下,你知道北边老毛子是怎么对待资本家的吗?”
“我没有了解过这方面,您的意思是?”
“咱家就是资本家呀,儿砸。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不管那个颜色的政党上台,都会把重要行业企业收归国有,这是很正当的事情,我也支持。
但红党立党的理论基础就决定了,他们会把这个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业,就像北边老毛子示范的那样,所以咱家的产业也要被化为国有的。
在根据地你也应该见识过了,他们是要打倒地主、改造富农的,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家也是要被改造的。
怎么办呢?让你的妈妈们和弟弟妹妹们又过回苦日子吗?”
“可是...”严宽捧着盖碗,紧皱着眉头,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大部分年青人都会遇到的。
他有志投身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但一边是血脉相连的家人,这种取舍很难。
“国家太大了,百年沉沦,需要从头开始建设的地方太多了,要消除阶级差距,肯定是要全民一起过很长一段时间苦日子的。
我有能力让家人不过苦日子,是不是应该把这份能力拿出来用?”
“那您安排的退路是什么?”
“是香江。”
“您说红党要得天下,难道不会收回这里吗?这里可是用不平等协议割让出去的,是百年屈辱的一部分。”
“去年大英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今年阿美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老毛子也在不断往西往南延伸触角,你觉得以后的世界局势会如何变化?”严振声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还反问了一个。
严宽想了好一会儿,书房里寂静无声,“共与资,两大阵营形成对立,或许就酝酿着下一次的世界大战。”
“摩擦是肯定的,但世界大战还不确定。只要不是发生全面战争,那么延安就一定需要一个同西方沟通的窗口,我觉得香江就是这个窗口,红党不会强行收回这里,所以我把宝押在香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其实这个时期延安差不多已经在考虑港澳的问题,做出的决定也是不强行收回,保留窗口。
但这一点不可能跟儿子直说,严振声就不应该有渠道知道这些呀。
“如果您判断错了呢?”
“那就咱们全家一起,在红党的治下凭双手劳动吃饭嘛,没什么大不了。我只是希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不代表完全不能过苦日子。”
“您觉得我以后应该怎么走?”
严宽是迷茫的,从小爷爷、妈妈、外公都在教导他要承担家族的重任,只有爸爸支持他去外面闯一闯。
如果实现理想需要全家都付出代价,这种选择是很难做的。
“你还年轻,怎么走都行,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你现在不必急于考虑家庭、家族这些事情,我也才37岁而已,还能撑一些年。”
严振声没打算太过干扰儿子,他是真的觉得在这种时代变幻的浪潮中很能锻炼人。
一个人年青的时候,也应该为理想奋不顾身一次,老了才不会觉得遗憾。
如果老大真的到了对执掌家业不感兴趣的地步,那他也还有8个儿子呢,不慌。
这一晚父子俩在书房里谈了很多,直到半夜才散,林翠卿不知道两人的谈话内容,只是觉得这是老狮子在教导小狮子,也没有来打扰。
第二天开始,严宽还是正常上学,正常参加活动,只是比以前更加警惕,争取不再第二次让家长帮忙擦屁股。
严振声除了每天去沁芳居巡视一趟,就是在家里带奶娃子。
今年开年不久,家里就连续增加了4口人。
宝凤生女儿严蜜,杏儿生儿子严定,牧春花生女儿严容,郭秉慧生女儿严寭,这下儿女的比例总算均衡了一点。
牧春花这次没能生儿子,二大爷还挺失望的,因为按约定生了儿子可以姓牧。
以后姓严的孩子应该只让杏儿和郭秉慧各生一个了,要不这取名字的字都不够用了。
不得不说,这种盯着一个部首偏旁取名字的方法还挺方便的,以后再遇到孩子多的时候还这么办。
秀妈也生了个儿子,宝祥给儿子取名宝路明,这个名字不管是听起来还是寓意都挺不错的,他就惦记着希望儿子有出息。
不过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
过了中秋之后不久,严老夫人一睡不醒,无病无灾地就走了。
70多岁,在这个年代也算喜丧了,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抱上重孙子。
也是趁这次机会,严振声征求了严大拿的意见,把严家祖坟全部移到了西山,免得靠城市太近,发展过程中被平掉了。
理由当然不是这个,而是说去昔日的皇家园林沾点气运,保佑子孙后代。
实则是他担心,以后一二十年如果不方便回来的话,祖坟在山上不容易被破坏。
至于能不能办到,那太能了,花钱能办的事都不叫事。
花钱打通国府官员的关节,挑了一个偏僻的山头,在不引人注意的位置,并不大张旗鼓地行动,修的坟茔也不起眼。
严家是小商人之家,祖坟本来就不气派,免得在这一块砖就能砸到好几个大员的四九城惹事。
这次在迷信上又相当于偷满清气运,所以还是保持了低调行事。
种种低调措施,应该能保证祖坟的安全了。
(https://www.lewenvxs.cc/5252/5252427/2222223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