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败了
皇宫深院,蒋瓛正跪在地上,低声禀报着论道大会的进展。
朱元璋手里的铜钱转得更快,听到王二柱的证言时。
他忽然停住,问徐达:“咱记得大明初定,山东也闹过旱灾,那时若有这水车,是不是能少死些人?”
徐达点头:“陛下说得是。那年咱去山东赈灾,见百姓挖野菜、啃树皮,有的地方连树皮都被剥光了。
若那时有皇孙殿下这心思,让格物苑改良些农具水车,灾情也不会那么重。”
汤和叹了口气:“咱打了一辈子仗,最清楚兵器的重要性。
当年打陈友谅时,火铳打不了三十步就炸膛,要是有格物苑改的这连弩,咱的弟兄也不用拼着命去冲阵。
儒家说‘以德服人’,可面对女真的弯刀,德行能挡得住吗?
皇孙殿下是真懂打仗、懂百姓啊。”
朱元璋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国子监的方向。
秋阳正好,远处传来隐约的喧哗声,像是百姓的喝彩。
不由感叹道:“咱登基那会儿,儒家帮着定礼制、编户籍,是有功劳。
可这些年,他们越来越不像话,把程朱理学当成金科玉律,半点不许改动,还勾结宗族谋私利,忘了治学治国的根本。”
他转头看向徐达和汤和,眼里带着几分欣慰:“大孙比咱当年有眼光。
打小就跟着咱看农桑,去军工坊学造器,知道实务的要紧。
林鸣那小子也不错,领着格物苑把大孙的想法都落到了实处,比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强多了。”
蒋瓛又道:“殿下还安排了士兵代表,待会要演示连弩的射程,据说比旧弩远三十步,装箭速度也快两倍,那图纸是殿下亲绘的,由格物苑督造完成。”
“好!”
朱元璋拍了下窗台,下令道:“让他们好好演,让那些腐儒看看,什么才是能保家卫国的真学问!咱的大孙,没白疼!”
国子监。
论道进入第二回合。
儒家的孙博远忽然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本《四书章句集注》。
封面印着“宋版善本”的字样:“林鸣,你仗着皇孙之势胡言乱语!
程朱先贤乃儒家正统!
这本宋版善本里明明白白写着‘格物致知,在于穷理’,并非你说的‘实证’!
你这是篡改典籍,误导众人!”
林鸣还没开口,朱雄英已缓缓起身,金冠上的明珠在阳光下流转:“孔大人,孙先生,所谓宋版善本,可否让本王一观?”
孙博远脸色微变,却不敢违逆,双手将典籍奉上。
朱雄英翻了两页,指尖划过纸页,忽然冷笑:“这纸是宣德年间的新纸,墨迹也是近年所拓,何来宋版之说?
去年本王命格物苑核查天下典籍,就发现程氏宗祠伪造善本三十余册,当时念及儒家颜面,未曾深究,今日倒是自投罗网。”
话音刚落,锦衣卫校尉忽然从殿外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几封书信和一本残破的账簿。
施礼道:“启禀殿下,这是从程氏宗祠代表的行李中搜出的,里面有周敦儒与程氏宗祠的往来书信,还有伪造宋版典籍的账目!”
朱雄英示意校尉展开书信,其中一封写道:“务必借论道大会,将格物学定为异端,若事不成,便焚其典籍,嫁祸林鸣,离间其与皇孙。”
另一本账册上,清楚记着“伪造宋版《四书章句集注》十本,银五十两”的字样。
全场哗然!
孔继汾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宋版善本”
“啪”
地掉在地上,封面裂开,露出里面新纸的痕迹,原来也是伪造的。
“这……这不是真的!”
孙博远慌了,声音发颤道:“是你们栽赃陷害!”
“栽赃?”
叶云忽然站起身,手里拿着一把连弩,走到殿外空地上。
抬起手臂道:“诸位请看!
这是格物苑按皇孙殿下图纸改良的连弩,我派亲兵在北疆试过,三十步内可穿透两层铁甲!
倘若敌军来犯,若有这连弩,咱的士兵能少牺牲三成!”
他抬手扣动扳机。
“咻”的一声,箭簇射向远处的木靶,直接穿透靶心,钉在后面的槐树上。
士兵代表张勇跟着站起来,身上还带着战场上的伤疤:“末将去年在北疆作战,皇孙殿下派林大人送来十把格物苑造的改良连弩;
就靠这十把弩,咱守住了三座烽火台!
格物学不是异端,是皇孙殿下让格物苑给士兵留的活路!”
工匠代表周铁也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一把改良的凿子,凿柄刻着“格物苑制”。
语气笃定道:“咱是工部的工匠,三年前皇孙殿下就到工坊看咱打铁。
说‘风箱可改双阀,火势能旺三成’;
后来格物苑按这想法造出双阀风箱,咱一天能多打两把刀,工钱也能多拿些!
这不是奇技淫巧,是皇孙殿下心疼咱工匠,让格物苑造的好东西!”
方孝孺看着眼前的一切,终于站起身,老泪纵横:“老臣……老臣知错了。
这些年,儒家被程朱理学束缚,只知空谈义理,忘了经世致用的根本。
皇孙殿下高瞻远瞩,林大人领着格物苑躬身践行,是老臣糊涂,误了治学,误了百姓。
老臣恳请殿下,让儒家整改,吸纳格物之学的长处,重拾汉儒的务实精神。”
“方大人,你怎么能帮着异端说话!”
孔继汾急了,上前想拉方孝孺,却被锦衣卫拦住。
朱雄英走到殿中,目光扫过全场,少年天子的威仪震慑众人:“本皇孙并非要否定儒家,孔孟先贤所言‘民为贵’,与格物学‘利民生’本是同源。
只是后世腐儒将经义束之高阁,忘了先贤本意。
汉儒董仲舒尊儒,却也设太学、整吏治;
宋儒程朱谈理,却不该忽视实务。
治学如治水,堵则溃,疏则通。
大明要强盛,需儒家的教化,也需格物苑主导的实务之学,更需各家学说兼容并蓄!”
他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农夫、士兵、工匠们纷纷叫好。
连不少官员也躬身行礼:“殿下圣明!”
孔继汾和几个顽固派儒家先生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儒家,彻底败了。
(https://www.lewenvxs.cc/5215/5215036/5033591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