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655章 法正再献计,张飞绝北道

第655章 法正再献计,张飞绝北道


刘封闻言,亦深觉意外。

其抬首之际,眼眶早已泛红,原是紧绷之下颌线条,亦微微颤栗。

泪水盈满眼眶,却终未坠落。

他实在没有想到,自身判断有误,放弃了巨大的战果,刘备竟无半分责难,反多嘉许之词。

“孩儿……孩儿愚钝,几误军国大事,父皇何以……何以不责罚孩儿?”

其喉头哽咽,将心中疑惑道出。

刘备看着刘封,回忆起当阿斗所言。

前世,未顾及吾儿之心,致大错铸成。

今悉心体察,循循善诱,终成忠义良将。

刘备笑了笑,轻拍其肩,语气温和而意甚坚定:“封儿,朕知汝心牵于朕,此等孝悌之情,较诸事皆重。乐进虽遁,然汝这份重情守义之性,实为万金难易。昔年朕收汝为子,便视汝如己出,今观之,为父果然未看错人。”

刘封一抱拳:“父皇厚爱,孩儿铭感五内!凡父皇所令,孩儿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言及此处,马良略一沉吟,续道:“陛下,我等临行之际,曾留五百军士,据守营寨以阻乐进突围。或许此刻,乐进尚未能脱身也未可知。”

刘备闻言看向法正,意思是要不要立刻去续围乐进。

“早遁矣。”

法正含笑摇头,缓声道:“公子引兵往青石隘之时,夏侯惇必遣兵接应乐进。此刻乐进定已脱困。夏侯惇此计,本是舍卒保车之举,乃舍钟缙、钟绅之军,换乐进得逃。”

于是派兵接应,果如法正所料,夏侯惇果遣兵往援乐进。

那五百守营军士,力难敌魏军大军,终是败退而归。

所幸马良先时未颁死战之令,军士虽败逃,然伤亡尚浅,未致大损。

法正浅笑,谓刘备道:“虽苟延残喘,却再破吾计,夏侯惇麾下之谋非庸人也,却不知是何人。”

这时,刘封给出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父皇,军师,我出兵往北之时亦多有打探,乃知夏侯惇麾下之谋乃曹丕之弟,曹冲。”

“曹冲?”

“那是曹操哪个儿子?”

曹操妻多子多,刘备实难尽识。

况阿斗亦未曾向其透露,前世曹操诸子之内,有长于谋略之人。

法正闻言,却呵呵一笑:“既如此,我已有破其之计也!”

“敢问军师,是何计策?”

“主公,可遣密探往许都布谣:言夏侯惇怨曹丕多害宗室、诛有功之将。

其外虽默然,内实恨之。故欲联夏侯渊,于长安立曹冲为储,继而归我大汉;今正假我等之手,以除异己。

近时,我军坚壁不战,示以休养生息之态。

夏侯惇若欲表忠而出城来攻,则武关必破;

若其仍固垒不出,则曹丕必生疑忌,亦难安守。”

刘备一怔,立刻想到曹魏离间自己与孔明之计。

法正之谋,虽有些险诈,却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刘备虽怀仁厚之心,然非迂腐之流。

遇阴鸷之辈,自不必拘于正道、束以礼节。

当即感慨:“此为妙计也,倘若曹丕生疑,却待如何?”

刘备猜测的是,一旦曹丕生疑,会不会因此而调回夏侯惇亦或是曹冲。

此二人若去其一,武关便有可破之机。

而法正捻须沉思片刻,眸中闪过一丝狡黠,轻笑言道:“陛下,您有无想过,若至那时,夏侯惇或许真会拥曹冲而自立。”

“这……”

刘备心中一颤,随着法正思路深思良久,而后缓缓颔首。

方知法正之谋竟深远如斯。

无怪于前世如此信重。

……

襄樊之地,汉水之滨。

此时关羽军与孙辅军于汉水大战。

孙辅素以水战闻名,然面对关羽和荆州水军,竟渐显疲态,应付维艰。

然其兄为关羽所斩,旧恨在怀,遂率水军死战不退。

数十日鏖战,孙辅胜寡败众,唯赖樊城地势险峻,方得勉强抵御关羽攻势。

其心急如焚,屡发催令,乞从内水赶造战船,以援前线。

关羽则显指挥若定,游刃有余。

青龙偃月刀既付关平,关平数度出战,已亲斩敌将数员,战功仅次于甘宁。

然张飞、庞统所部,处境却显狼狈。

张飞大军自筑阳渡江南下,奔袭南阳,复绕樊城而进。

只因新野若下,樊城便成孤城,失去粮草供应与兵源补给,届时不攻自破矣。

然而,张飞此行亦冒着巨大风险。

过了汉水,自己亦无妥善补给。

毕竟诸葛亮所造者,唯木牛流马,而未尝有木鱼流鸟也。

长途奔袭,又逢沿途坚壁,行军滞涩,幸有庞统在侧,善察地形、巧筹粮草,方得勉力推进。

张飞亦抱怨:“军师,你说咱这是图个什么?”

庞统嘿嘿一笑:“当然是图打胜仗啊,难不成跑这么远是来找酒喝?”

张飞面显凛然正色:“军师好不正经,如此重要之时,心中唯念酒事。”

而后沉思片刻,又思出一计,对庞统道:“军士远征,又无攻城良械,即便到了城下,又如何攻城?莫不如,再弄些酒来,俺再到城下大醉一场,诱那敌将出城来攻,可获大胜也。”

“你这招用几次了?”

“呃……良策虽旧,管用便好。”

庞统摆摆手:“这计或许骗得了曹子孝,但骗不了程仲德。”

“倘或能用,何乐不为?纵使无用,彼不过不下城,我等亦无所失,唯费数坛醇酒而已。”

庞统笑容稍敛:“现在曹仁虽驻宛城,新野必着重将看守,且设伏兵,也许未到新野城下,便遭伏击。”

“那我们这么远跑来做什么?”

“放火啊!”

“攻打新野啊!”

“军师刚才不是还说,新野必着重将看守,且设伏兵?”

“曹军为避我军远行,必坚壁清野,而置粮草大营于安妥之地,然而,此地又不会太安妥,毕竟还要方便支援樊城。所以在新野和樊城之间,必有一处隐有粮草周转大营,此处当择新野、樊城之间适中之地:近则不可,因近城路径已为魏军坚壁清野,一片荒芜,一望便知,当隐于林荫之地;远亦不可,若离两城过遥,粮草周转多有不便,难以及时输往樊城。

我们若能夺此粮草大营,再绝其北路,则不需要攻下新野,也能够助云长夺下樊城。”


  (https://www.lewenvxs.cc/5116/5116028/4330057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