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6章 事在人为(中)
随着省委常委会的召开,南州各地的官员们,尤其身处漩涡中的主要领导,可谓如坐针毡。
从开会之前,就有各种不同版本风靡传出。
比如金德市委书记任企忠,市长白礼安。
这两位在厉元朗心目中,印象太一般了。
虽然这种坏印象是由原任金德市副市长、宏枝县委书记孔若启引起,但多多少少,任企忠和白礼安也都受到牵连。
为此,他们两个没少浪费脑细胞,想方设法弥补。
当人事调整有风声的时候,任企忠专门找王丛谈了一次。
毕竟王丛是厉元朗的前任秘书,是他从洛迁省带过来的人。
脑门上的“厉”字印记,早已深入人心。
任企忠贵为金德市委书记,是王丛的顶头上司。
却主动放下身段,把王丛请进他的办公室。
寒暄几句之后,任企忠摸了摸稀疏头发,感慨道:“王丛同志,今天请你过来,有个事儿想向你请教。”
王丛微微调整一下坐姿,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轻声回应道:“任书记,您太客气了,请教不敢当,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任企忠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期待,“你也知道,这次省委常委会的干部调整意义重大,我和白市长都很担心金德市的未来发展。”
“说句心里话,之前因为孔若启的事情,我们俩在厉书记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现在想努力挽回一下局面。你对厉书记比较了解,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该如何做才能改善目前的状况呢?”
闻听任企忠这么问,王丛立刻明白任企忠的弦外之音了。
略作思索,王丛反问道:“任书记,您是否打算走厉书记这条赛道,在正式调整之前,以某种特别方式,向厉书记表达诚意?”
任企忠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被王丛一语道破心思,他轻轻叹了口气,坦诚道:“不瞒你说,我确实有这种想法。就是不知厉书记能不能接受?或者说,能不能表达到他的心坎里。”
“这……”王丛的犹豫,一下子将任企忠的幻想,打入谷底。
在他的认知里,人都有贪婪一面。
只不过,有的人隐藏深,有的挂在表面上而已。
厉元朗不缺钱,但不能表明他不喜欢别的。
譬如古玩字画,稀缺物件儿。
厉元朗本人,为了讨好冯滔,还不照样送冯滔母亲礼物,哄老太太高兴吗。
他能做初一,自己也可以做十五。
只不过这些话,他不方便讲出来。
王丛沉吟片刻,目光中透露出几分谨慎,缓缓说道:“任书记,您的想法我理解,但厉书记的为人您也清楚,他一向注重原则和规矩,不喜欢那些旁门左道。我觉得,与其想着如何通过物件表达诚意,不如从工作本身入手,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
任企忠听后,叹了一口长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现在做什么,恐怕都晚了。”
“王丛同志,我们相处时间虽然不长,可我对你始终如一的尊重。自从你上任宏枝县委书记以来,市委对你的支持从未改变。”
“宏枝县取得的成绩,自然有你的一份功劳,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但眼下金德市的处境艰难,我真心希望你能从大局出发,在厉书记面前为金德市美言几句。”
“说句实在话,我心里真没底。省委这次大刀阔斧的进行人事调整,力度和决心都是前所未有。”
“所以,我拜托你,有机会一定要为金德说话,怎么说,你是金德市委常委,为了金德,你责无旁贷。”
听得出来,任企忠这番话,软硬兼施。
嘴上一口一个“金德”,实际上是为了他本人。
任企忠在金德书记任上,干了四年。
按说,是该换地方了。
可他自知能力并不突出,人脉关系也平平。
想要更进一层楼,基本上天方夜谭。
不过,留在现有位置,至少他在南州省,还是一方诸侯。
一旦变动位置,以他年龄和水平,去一个清水衙门,等同于边缘化。
最坏结果,甚至安排到养老单位,这辈子就和权力告别,彻底结束仕途生涯了。
任企忠不甘心,感觉自己不到五十岁,还算年轻,有大把的精力和动力,继续在仕途上拼搏。
他明白,此次干部调整是他最后的机会,若不能把握住,恐怕就再无翻身之日。
王丛看着任企忠那略显焦虑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暗自思量。
他明白任企忠的难处,也理解他为何如此迫切地想要改善在厉元朗心中的印象。
但王丛更清楚厉元朗的行事风格,那是一位注重实干、厌恶虚浮的领导。
“任书记,您的心情我能体会。”王丛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但厉书记不是那种会被小恩小惠打动的人。他看重的是干部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成绩。我觉得,您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讨好厉书记上,不如多花些心思在金德市的工作上,做出一些让厉书记和省委都看得见的成绩来。”
任企忠听后,沉默了片刻。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眼下时间紧迫,他担心自己来不及做出什么显着的改变。
“王丛同志,你说得对。”任企忠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但时间不等人啊。这次干部调整就在眼前,我怕自己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成绩,就已经被调整了。”
“还是那句话,拜托你了。”
任企忠对王丛抱了抱拳。
上司对下属这种态度,实不多见。
但任企忠肯放下身段这么做,已然不得已为之。
王丛还能说什么,只好表示,他尽力而为。
就说不久前,他去厉元朗那里汇报工作,其实也有为任企忠美言几句的任务。
只是关键时刻,王丛突然改变主意,压根没提。
不是他不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厉元朗的态度,王丛认为,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
回到金德市,面见任企忠时,王丛无奈叹息道:“任书记,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在厉书记面前,我没敢提。”
“噢?”任企忠眉头微微蹙起,问道:“为什么?”
“原因有二。”王丛也不隐瞒,直言不讳的说道:“其一,厉书记向来反感在干部调整期间,有人私下走关系、说人情,他多次强调要以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我若贸然提及此事,恐怕会让厉书记对您产生不好的看法,认为您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却想着走捷径。”
“其二,我从侧面了解过,这次人事调整范围大,但最终还是要追求一个‘稳’字。”
“过去的一段时间,南州出了很多事,也造成极大内耗,所以,省委对于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厉书记多次在会上提到,干部调整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觉得现在提这个事情,时机并不成熟,反而可能给您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听王丛说的头头是道,任企忠无法反驳。
却也认为,王丛这条道不好走,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于是,任企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力量,暗中做了一系列工作。
本以为,趁着双节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人算不如天算,厉元朗改变以往惯例,特事特办,加紧部署,节前召开常委会,力争敲定此事。
使得任企忠原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此时身在办公室里的任企忠,心乱如麻。
早就推掉所有安排,今天他只待在办公室,结果不出,他一分钟也不离开。
烦闷无比的任企忠,站在电话机跟前,几次想伸手拿起,却又把手缩了回去。
到底该不该打电话催问,成为他难以抉择的头等难题。
(https://www.lewenvxs.cc/5101/5101507/11945356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