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大结局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啥时候继续胡说八道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啥时候继续胡说八道


《关于三角债务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有效解决三角债务的问题。》

李天明没想到中枢的反应会这么快,李天明和王作先的那通电话过去没多长时间,正月十五这天,人民日报的头版社论,便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从企业信用管理薄弱,市场竞争激烈,宏观经济波动,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三角债务形成的原因。

着重点出了部分企业在交易中忽视信用评估,导致债务偿还能力不足,以及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放宽支付条件,加剧相互拖欠的现象。

至于企业自身经营问题就属于老生常谈了,效率低下或盲目扩张,自然会削弱偿债能力。

这篇社论之中,不单单详细分析了三角债的形成原因,同时还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强化信用管理,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避免高风险交易。

完善合同条款,明确还款期限与违约责任,减少纠纷。

建立债务清理机制,协调多方制定还款计划,优先解决关键节点债务。

最为重要的当然还是政府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法规指导与财政援助,推动债务的有序化解。

“社论看过了?”

接到王作先电话的时候,李天明一家刚把饭菜端上桌。

正月十五,元宵自然是少不了的。

以前不让做小生意,供销社又不提供,人们没得卖,还不会做,过元宵节的时候,只能蒸类似于东北粘豆包的团子吃。

现在国家政策开放了,市场要比特殊年代之前更加繁荣。

大柳镇的集上就有好几个小商贩现场摇元宵。

此外,餐桌上也明显丰盛多了,鸡鸭鱼肉自然是少不了的,有些门路广的,还能见着一些稀罕物。

正准备吃饭呢,电话铃声就响了。

没等李天明张嘴,王作先便开口问道。

“看过了!”

邮局每天送到李家台子的报纸,都会多送一份给李天明。

看过以后,李天明也不得不暗笑自己是个井底之蛙。

如何解决三角债务,他能想到的只有国家出面。

而那些真正的经济学家考虑的明显要深得多。

“那天你和我说的,我已经向老人家汇报过了,对于你指出的问题,老人家的评价非常高。”

这又直达天听了?

“天明,我总觉得把你这小子放在地方上搞企业太浪费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从政?我可以做你的引路人。”

呃……

李天明听了,连话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如果李天明一开始就走仕途的话,现在的成就肯定不会低。

说不定能在40岁以前就进入部位,到时候再去地方上锻炼几年,以后……

不敢想,也不能往下想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有几斤几两,李天明比任何人都清楚。

从政?

拉倒吧!

真要坐上某一个重要位置,李天明还担心自己成个糊涂官呢。

到时候,一步不慎再坑害了老百姓,那可就万死莫赎了。

如果不是重生的话,那些问题,李天明也是直到爆发以后,才知道是咋回事。

与其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他还是更喜欢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顺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一点儿小贡献。

要是能如此,李天明也就知足了。

至于其他的……

还是那句话,不敢想,也不能想。

“王叔,您还是饶了我吧,我哪是做官那块料,我要是都做了官,老百姓该骂娘了。”

李天明的反应,王作先并不意外,毕竟,此前他也曾多次暗示过。

全都被李天明给拒绝了。

“知道你小子是个惫懒的,我就不强人所难了。”

随后两人又针对三角债务如何解决,聊了好半晌。

接着,王作先话锋一转。

“自省自查,也是你建议学国的吧?”

李天明一愣,在永河县开展这项运动之前,他确实和李学国聊了一些。

“也……不算吧,关键还是学国叔自己想出来的。”

“你不用谦虚,学国那个人我了解,他做事稳当,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王作先说着,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

“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你这小子拉进仕途,哪怕放在我身边做个秘书也好。”

这咋还惦记着呢?

“王叔,我那都是胡说八道的,没咋过脑子,您……别当真。”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王作先笑了:“胡说八道?你啥时候想要胡说八道了,记得提前打个招呼。”

李天明在政治上虽然有些幼稚,考虑的问题也并不全面,但他的一些想法总能切中要害。

不要说是他,就连老人家都时常感到惊讶。

“行了,不和你闲扯了,老人家送了你一件东西,什么时候有机会来京城,找小刘来拿。”

老人家送他东西了?

“王叔,啥东西啊?”

“到时候自己看,我还有事,就先挂了。”

再不挂,王作先怕自己又会生出招揽的心思。

其实他也知道,给李天明自由,让他可劲儿折腾,这样对李天明更有利。

放下电话,李天明转头发现宋晓雨和孩子们还在等着他吃饭呢。

初中昨天就开学了,振华这会儿在学校呢。

“吃饭,吃饭!”

还有李学军和严巧珍,明天也要回海城了。

也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机会,全家人聚在一起过年。

转天,李天明载着李学军一家回了市里。

他们老两口子都不想走,可是没办法,天满他们工作都忙,平时都是他们在照看孙子孙女,孩子们要开学了,不得不回来。

“这破楼房住着有啥意思,哪有老家宽宅大院的好。”

刚进门,李学军就嫌弃上了。

“唠叨个啥,这么宽敞的屋子,你住着还不知足。”

“有啥知足的,这会儿让我在老家住着,我才知足呢。”

嘴上这么说,李学军还是起身帮着严巧珍一起收拾行李。

几个孩子也是衣服情绪怏怏的模样。

他们和李学军的想法一样。

乡下多好啊!

有那么多兄弟姐妹一起玩。

市里?

这破地方想爬个树,全都有人管着。

“大伯,我们啥时候回家啊?”

年纪最小的振田抱着李天明的大腿,可怜巴巴的问道。

“咋?刚回来就想老家了?”

“我想和鑫鑫姐姐一起玩儿。”

“等哥哥姐姐们放暑假才行。”

振田眼珠一转:“我不上学,大伯,等会儿你带我走行不行?”

呃……

“那也得你爸妈乐意才行。”

振田忙道:“他们可乐意了,我妈总说我是个讨债鬼,大伯,你带我走,我妈肯定乐意。”

李天明也被这话给逗笑了。

待了一会儿,严巧珍还要收拾屋子,大半个月没回来了,屋里落了一层灰。

李天明和李学军说了会儿话,就告辞离开了。

随后,开车去了海尔厂。

年前来过全体职工大会以后,李天明就再也没来过了。

虽然天满说一切正常,可不过来亲眼看看,李天明也不放心。

开车径直到了行政办公楼下,离得老远就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车。

市委又来人了?

下车走过去看了一眼,市委那几辆车的牌照,李天明都认识,而这辆车……

明显不是。

忙上楼,推开天满办公室的门,里面空无一人。

接着又去了楼下的厂办。

这里只有一个人值班。

“人都去哪了?”

值班的是个小姑娘,看见李天明连忙起身。

“厂长,来客人了,李厂和田书记都在楼下会议室陪着客人呢。”

客人?

哪来的?


  (https://www.lewenvxs.cc/5093/5093463/4382659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