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4章 通安村的大事儿
“吴书记。”郑丽友看了一眼去了洗手间的杜红英背影小声问:“那个,红英姐投资不?”
“投,她很赞成我这个想法,也愿意投资,这次的参观都是她安排的。”
“我就说嘛,怎么会大老远的拉着我们来参观学习,还得是跟着红英姐啊,长见识得很。”
三十八岁的郑丽友南下打过工,二十三岁回家嫁人,从九生产队嫁到了七生产队, 因为年轻又热情助人,村里老人们有什么事儿找她帮忙,比如看看手机怎么打不通、电视换不了台之类的都事儿,她一喊就去帮忙。
那个贪吃的队长倒台后,全社重新投票选组长,郑丽文就以最高的票数以黑马的姿势横空杀出,成了全村唯一的女组长。
当时男人还让她别当什么组长,说是女人家家的,干这种差事费力又不讨好,没意思。
郑丽文却不干,她嫁到七生队后见过无数次隔壁邻居杜红英杜大姐,就想自己也能过成她那样。
咳,当然,她明白自己达不到她那样的高度,但是,她也可以有所发展呀,而不是什么都不干,只知道相夫教子种点田?
那不行,她得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欣然接受了当组长的任命。
现在听吴书记要大干 ,直接就撸起了袖子表示全力支持。
这一次参观学习,是村民们走得最远的一次。
“都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车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东北不知道自己胆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是乡巴佬;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
最年轻的组长王东洋下了回到通安村看着家乡熟悉的感慨:“我们确实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学点经验,要不然就真成了井底之蛙了。”
“是啊,出门之前,我觉得我们通安村就是最好的;出门回来,我现在看哪儿都觉得差了点。”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我还是看我们村最好。”有人道:“王东洋,你们年轻人就是出去见了花花世界回来就嫌弃这样那样,有本事,你把自己家乡也建设成那样啊。”
“我一个人怎么建设,这事儿不是靠大家吗?”
“是啊,一个虱子顶不起一床铺盖,要干,大家都得团结起来。”
说到了重点,都看向了吴正友。
“吴书记,你说说要我们怎么干?”
“对对对,有事找大哥,有风吹大坡,我们村现在就是吴书记你做主了,你振臂一声吼,我们一定跟着你往前走。”
钱花了,大家的激情倒是起来了,都纷纷表态听吴正友的。
“大家安静一下。”吴正友清咳一声,沙哑着声音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有几斤几两你们都是清楚的,我也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具体要怎么搞,我们还是听杜总的。”
“对对对,杜总有经验。”
“杜总,你说说,我们怎么搞才能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富裕。”
“你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靠着杜总的爹吃饱了饭;现在,我们又要靠杜总让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我们通安村有杜总一家人就是我们的福气。”
杜红英笑了笑,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让人觉得心里甚是慰藉。
既然大家伙儿都有这心,杜红英也愿意掺和一把。
“我也多年没有真正搞过经营了,我们村要打造成与华西村类似的示范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还需要综合的整治,所以,我会请专业人士过来评估,调查,分析,研究,再针对我们村天然的优势做相关的设计。”杜红英道:“我们是去参观学习了,但不是照抄照搬,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
“嘿嘿,照抄照搬我们也没那本事,自从看到那头金牛后,我晚上做梦都是牛。”
有人笑着打哈哈。
他一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杜红英也笑了笑,乡亲们说的都是实话,各有各的特点,有些作业照抄照搬也搬不了,专业的事儿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初步计划是成立公司,打造示范基地,村集体和村民集资。
为什么要集资搞?
这玩意儿你得让他们当主人翁才会有参与感,要不然赚了的时候他们会眼红,更有甚者会搞破坏。
至于投资,杜总完全没问题。
通安村开社员大会,说要集资开什么村办公司。
这可是新鲜事儿,是大事儿。
现在的通安村也是三个村合并在一起的。
原老通安村的村民就很兴奋,要搞什么都支持。
才合并进来的人开始怀疑:这事儿能成吗?万一不成亏本怎么办?
“听说吴书记带着他们又是坐汽车又是坐飞机去省外考察了呢,吃得山珍海味儿住着星级酒店,拿着村里的钱潇洒得很。”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一个人都花费了几大千,今年村里分红就少得可怜了。”
“现在搞这样搞大样,谁知道他们从中又得了多少好?”
“就是……”
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吴正友媳妇的耳朵里。
“你当啥村干部,出门去打个工不比干这个挣得多?”媳妇一边洗衣服一边抱怨:“一天天的,拿钱不多管事多,忙得晚上三更半夜都不睡觉,想东想西要开什么公司,你没去听听,人家怎么说你?”
“怎么说?”
“说你比以前的干部还心凶,说你贪得多。”
吴正友听到这话不气是不可能的。
但是,总不能因为忌讳别人的谣言自己就什么事儿都不做了吧。
不当都当了,既然当了一届村干部,就要做出一点成绩来。
更何况,杜总都赞同,说明他的想法很有前途。
毕竟,杜总那样的人那样的眼光,如果没有点前景,她怎么会劳神费力带领大家去参观。
谁能想到啊,原本以为参观是用村上的集体经费的,结果杜总却说她个人赞助了。
她说村上经费是村民们的,没经过社员同意就花掉这么大一笔 ,他这个村书记是过不了百姓这一关的。
而之所以没有提前说去哪里,如果告诉了他要去华西村,要坐汽车飞机住宾馆,这事儿也干不成。
所以,去了,然后也不让村里出资,就算是她对通安村乡亲的一点反哺吧。
其实,谁不知道,通安村发达了离不开杜总的厂和靠着她的人脉拉来的老板们建立的工厂。
这么有钱的杜总愿意掺和一脚,说明她是想带着大家一起起飞啊。
机会错过了就错过了,吴正友坚持自己的原则。
(https://www.lewenvxs.cc/5/5849/4354650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