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庆功宴结束之后,尚东赞立刻离开逻些城,快马加鞭赶往马尔敢劝降琅支都与乞力徐。
对于这项任务,尚东赞胸有成竹。
国都已经沦陷了,吐蕃这些年积攒的粮食与钱财全部都被唐军收入囊中,没了后勤支援,马尔敢的兵力再多也是无水之源。
李瑛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规划,宣布在吐蕃高原上设置“卫藏都护府”,并调文武双全的颜真卿入藏主持大局。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之后,将西藏地区划分为“卫藏四如”,分别称之为如、约、依、拉四个地区。
如、约、依三个地区对应二十一世纪的拉萨、那曲、林芝、山南等地区,统一称之为“卫”,又叫“前藏”。
而“拉”则对应后世的日喀则地区,在民间被称作“藏”,也叫“后藏”,整个吐蕃高原合称“卫藏”。
为了给卫藏地区的土著灌输汉人文化,李瑛派遣李白率领两万将士在高原上“清理佛门”,将所有吐蕃寺庙全部拆除,所有财产充公,僧人强制还俗。
如果有僧人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坚持不肯还俗,那么就送到陇右或者四川地区做和尚,由当地的官府为他们建造寺庙分流。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瑛深知后世的佛教在藏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成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所以身为大唐皇帝的自己必须把这种趋势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清理寺庙的同时,李瑛计划把中国本土的道教传到卫藏,逐步的让藏人接受中原文化,一步步的将之汉化。
除了调颜真卿入藏担任卫藏大都护之外,李瑛又任命正值壮年的李抱玉担任卫藏副都护,协助颜真卿共同掌控卫藏地区,统率八万唐军镇守,以防吐蕃残余势力反扑。
就在李瑛运筹帷幄之时,从安西地区送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
根据安西大都护盖嘉运禀报,大食帝国得知唐军倾举国之力讨伐吐蕃,便集结二十万军队准备再次侵犯安西,请高仙芝火速回援。
李瑛即刻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对策,决定由高仙芝率原班将士回援安西,并从大军中抽调精锐补充至三万人,另外从投降的吐蕃人中选拔五万精壮随行,星夜驰援安西各镇。
《汉乐府》有首诗歌描述了士兵的命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并不是夸张,大唐很多士兵入伍之后都在奔波的路上,服役二三十年无法回家,甚至老死异域的比比皆是。
在朝廷眼中,这些士卒参军之后便成了军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只要朝廷能够保证军饷的发放,他们就会在征战的路上奔波。
长期在外打仗,经年累月下来,每个士兵都会积攒一笔不菲的军饷,自然不可能带在身上四处征战,因此兵部会把每个士兵的军饷发放到他们家属的手中。
而士兵在军中有需要用钱的时候向将领借支挂账即可,这种制度保证了士卒的机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卖命。
另外,鉴于盖嘉运年事已高,目前已经超过了六旬,李瑛决定任命哥舒翰接任“安西大都护”,率领五千骑兵离开逻些城,择路赶往安西大都护驻节的疏勒主持大局。
而盖嘉运则调回长安担任太子少保,赐爵清河县公爵位,也就是让盖嘉运退居二线,回长安养老。
“臣就此别过,陛下保重!”
哥舒翰接了圣谕不敢耽误,辞别大唐皇帝,率领五千骑兵向西追赶高仙芝的步伐而去。
另外,李瑛又分给封常清一万人,命他前往大小勃律国所在的地区担任“勃律大都督”,保障安西与卫藏之间的连通。
封常清接了命令,率领一万唐军离开逻些城,追随着哥舒翰、高仙芝的脚步,同样向西而去。
就在李瑛调兵遣将的时候,前往马尔敢劝降的尚东赞传来喜讯。
自从得知唐军从西边神兵天降,兵临逻些城之后,马尔敢的吐蕃将士就人心惶惶,军心萎靡。
接到尺带丹朱的调令之后,马尔敢的守军分作两支,由琅支都率领十万人星夜驰援逻些城,由乞力徐率领剩下的将近十万人继续驻守马尔敢,阻挡从东边来的二十万唐军。
琅支都率部走了两天之后,逻些城就爆发了政变,东则布等人杀害尺带丹朱,并矫诏调琅支都快马赶回逻些城共商大计。
琅支都也没有怀疑,命副将尚西结统率大军,自己带了数百侍卫快马加鞭返回逻些城。
但由于马尔敢距离逻些城太远,当琅支都走到距离逻些城还剩下五百里左右的时候,赤松德赞就已经联合唐军攻克了布达拉宫,就此灭亡了吐蕃。
从逻些城逃出来的吐蕃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琅支都,将他几乎惊掉了下巴。
短短五六天的时间,逻些城便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先是东则布等人谋反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尺带丹朱,接着又被唐军一举围歼,这让琅支都一时间无法接受,慌慌张张的调头与后面的十万吐蕃军队会合。
副将尚西结给琅支都献计,如果大唐皇帝册封他为吐蕃之主,那就率部向唐军投降,否则便联合乞力徐率军南下匹播城,重新竖起吐蕃的大旗。
琅支都命令十万吐蕃军就地休整,同时派人赶往马尔敢向乞力徐报告这个噩耗,并命他放弃马尔敢,做好南下匹播城的打算。
乞力徐接到消息后犹如五雷轰顶,赞普死了,国都沦陷了,那这关还守个屁,于是他在夜晚率部放弃马尔敢这座险关,率部向西逃窜。
李光弼获悉二十万吐蕃军撤走,猜测很可能是李瑛偷袭逻些城的计划成功了,当即挥兵大进,占领马尔敢城之后继续追袭乞力徐。
乞力徐率部向西逃窜,沿途不断的有新兵潜逃,等到了波窝地区与琅支都会师的时候,十万人马已经只剩下七万多人。
而在波窝城等候的琅支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十万人同样溃逃了两万多,许多新兵趁着天黑开溜,逃得无影无踪,根本无法遏制。
就在这时候,被册封为大唐吏部侍郎的尚东赞来到波窝城,力劝琅支都与乞力徐降唐,并转达了大唐皇帝的条件。
在唐军前后夹攻之下,乞力徐自知已经无路可走,决定率部降唐。
但琅支都却不满意由赤松德赞接任归义王,于是与副将尚西结谋划杀死乞力徐,夺取兵权,率部南下匹播城,另建吐蕃政权。
琅支都手下的一名幕僚知道吐蕃大势已去,为了谋求富贵,于是向乞力徐、尚东赞揭发琅支都的阴谋。
乞力徐与尚东赞一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直接带兵冲进琅支都的帅帐,将还没做好准备的琅支都与尚西结斩杀,彻底掌控了兵权。
国都沦陷,后有追兵,高层不断内讧,吐蕃全军人心惶惶,数日之内又有两三万人逃走,乞力徐决定无条件投降唐军,并跟随尚东赞骑乘快马来到逻些城参拜大唐皇帝,以表臣服。
李瑛接受了乞力徐的投降,并依照约定册封他为曲沃县公,以表彰他斩杀琅支都的功劳。
当李光弼率领的先锋部队追到波窝城的时候,十余万吐蕃军队竖起白旗投降,在高原上鏖战了两年的唐军这才知道唐蕃战争终于结束了,从今往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吐蕃这个国家了。
(https://www.lewenvxs.cc/4256/4256598/111098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