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欢迎回家
“这才两年没来,南江的变化竟然这么大?”
坐在他身旁的武红教授扶了扶眼镜,同样也露出惊讶的神色。
然后笑着说道:“看来小陆这是想给整个学界一个惊喜啊。”
作为燕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因为陆时羡的原因,她近些日子往南江跑的次数也不算少了。
但还从未想到整个南江会因为一场距离民众很远的生物论坛,而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不再是普通的梧桐,而是叶片泛着淡蓝色荧光的改良品种,在暮色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光芒似乎会随着车辆的经过而产生明暗变化,仿佛在呼吸一般。
“这是...生物荧光技术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钱永辰忍不住问道。
武红笑着点点头:“钱校长好眼力。这应该是繁缕研究院环境实验室推出的‘流光梧桐’,不仅能够通过生物发光实现夜间照明,还能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钱永辰轻轻摇头,目光仍停留在窗外:“将尖端技术如此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这个陆时羡,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车辆驶过市中心,众人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原本布满商业广告的巨型LED屏,此刻正在循环播放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
巨型屏幕时不时在街头构建出精致的DNA双螺旋结构,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店门口排着长队,橱窗里陈列的都是《生命是什么》、《细胞生命的礼赞》等科普读物。
更令人惊讶的是,排队的人群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气未脱的孩童。
“这是...在买科普书?”钱永辰难以置信。
张副教授笑道:“校长,这在南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从繁缕研究院成立以来,整个城市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
“现在南江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都是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这些话题。”
车子在研究院主体建筑群前停下。
这里的设计仿佛自然生长的有机体,与山水完美融合,材质温润,流光隐现。入口广场已是人影绰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顶尖学者们汇聚于此,低声交谈着,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审视与难以掩饰的惊叹。
众人刚下车,就听见先下去的马教授回过头,压低声音:“秦校长,武院长。”
“前面那辆是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车,再前面好像是斯坦福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车队。”
“看来,和我们一样提前来的机构,不在少数啊。”
他的话音未落,队伍里一位眼尖的博士生指着窗外低呼:“快看!那是洛克菲勒大学的代表团,走在最前面的好像是去年的诺奖得主哈灵顿教授!”
众人望去,果然看到一群西装革履的外国学者正站在路边,同样带着惊奇的神色,观察着那些发光的植物,有人甚至拿出了便携式仪器进行检测。
类似的场景,在通往繁缕研究院的沿途不时上演。
来自哈佛、MIT、巴斯德研究所、冷泉港实验室等全球顶尖生物学圣地的面孔,在此刻的南江都不再稀奇。
钱永辰深吸一口气,他是前不久从别的学院升任为燕京大学副校长的,不像是元培学院和生命科学院一样,对陆时羡知根知底。
但他现在心里都被庆幸的情绪所填满。
还好陆时羡是从燕京大学走出来的。
而现在这个名叫陆时羡的年轻人,已经成长到他以及他一手创立的繁缕研究院,能够吸引全球生物学界的半壁江山提前云集于此。
就在这国际化的背景中,燕京大学的团队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站在光影交汇处的身影,陆时羡。他
依旧是简单的深色休闲装,身姿挺拔,在众多声名显赫的学者包围中,却如同定海神针般从容不迫。
他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德国老者,马普学会的现任会长加里·菲利普斯微笑着交谈。
看到燕京大学的众人下车,陆时羡对德国老者礼貌致意,随即信步迎了上来。
“钱校长,武院长,马教授,还有各位老师,师兄师姐,欢迎回家。”
他的声音平和,却奇异地穿透了现场的嘈杂,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回家?”武红院长下意识地重复,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国际知名的同行。
陆时羡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每一位曾经的师长同门,那份熟稔与亲切,在众多国际面孔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真挚。
“在我心里,燕大永远是我的娘家。各位娘家人来了,自然是回家。”
他顿了顿,目光也转向附近几位正关注着这边的国际知名学者,用流利的英语朗声补充道:“当然,也热烈欢迎来自全球所有顶尖学府和研究机构的朋友们,莅临繁缕。”
“希望这里的环境,能让诸位感到舒适。”
他的话语既表达了对母校的特殊情谊,又展现了作为东道主的全局风范。
随即,他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论坛明日才正式开幕,我知道大家心中有许多疑问。”
“今晚,请允许我先带各位,初步感受一下繁缕的夜晚。”
一行人随着他步入那座拥有“生命星河”穹顶的入口大厅。
此刻,大厅内已聚集了不少提前抵达的国际学者。当那幅由无数光点构成的、实时反映着研究院内部生命与思维活动的宏大网络呈现在眼前时,引发的震撼是跨国界、跨文化的。
“Gott im Himmel!(我的上帝!)”一位德国学者惊呼。
“Incredible... It's like looking at the heartbeat of science itself.(不可思议……这就像在看科学本身的心跳。)”一位来自麻省理工的教授喃喃自语。
“陆博士,这……这是如何实现的?”一位岛国东京大学的资深研究员忍不住上前,用带着口音的英语急切地问道。
陆时羡用英语从容地回答着各方提问,言简意赅,却总能切中要害,引得提问者时而沉思,时而恍然。
他游刃有余地周旋于这些科学巨擘之间,那份自信与掌控力,让燕京大学的诸位教授既感到骄傲,又心生感慨。
昔日的学生,如今已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着潮流。
(https://www.lewenvxs.cc/4/4447/1899475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