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侠义


当《听风者》《墨守》等作品的成功标志着“淬火计划”初见成效时,《新武侠》编辑部并未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找上门来。

这次的问题,源于“非遗新传”理念的成功本身。一位在业内颇有名气、但性格固执的老派武侠作家“北岳散人”,在传统媒体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批评文章,题为《武侠之殇:当侠客沦为匠奴》。文中直指《新武侠》的探索是“舍本逐末”,“将充满血性与反抗精神的武侠,矮化为温顺的工匠手艺”,甚至尖锐地批评《听风者》是“打着武侠幌子的侦探小说”,《墨守》是“披着文化外衣的社区维权记录”。

这篇文章在传统武侠迷中引发了不小的共鸣,一些老读者纷纷写信表示质疑,连几位与“北岳散人”交好的文化界前辈也打来电话,委婉地表达了对“武侠特质可能被淡化”的担忧。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编辑部内部,一位资深校对,也是传统武侠的忠实爱好者,在看完批评文章后,也忍不住对虬髯客嘟囔:“陈老师,咱们是不是真的走得有点远了?武侠没了快意恩仇,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虬髯客这次没有立刻反驳,他拿着那篇文章,眉头紧锁地找到周硕:“老周,这‘北岳散人’话说得难听,但……好像也戳到了点儿咱们的软肋。咱们强调技艺和精神,是不是真的把武侠里那股子‘烈性’给磨平了?”

周硕仔细阅读了那篇批评,沉默良久。他意识到,这已不仅仅是文学性的争论,更是两种文化观念、两种对“侠”的理解的碰撞。简单地辩解或无视,都无法解决问题。

“看来,我们需要的不是防御,而是一场更深层次的对话。”周硕对编辑部的同仁说,“我们不能只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说自话,必须直面这些来自传统阵营的、真诚的质疑。”

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邀请“北岳散人”以及几位持类似观点的批评者,举办一场闭门的“江湖论剑”沙龙。地点,就定在风雨楼。

消息一出,编辑部内外一片哗然。小林担心:“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万一场面失控怎么办?”连西山客赵老先生也捻须提醒:“北岳此人,性情刚愎,言语犀利,须得小心应对。”

周硕态度坚决:“真正的江湖,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坚信自己的道路有价值,就不怕在碰撞中检验它。”

沙龙当日,风雨楼内茶香袅袅,气氛却有些凝重。北岳散人年过花甲,精神矍铄,目光锐利,与他同来的几位也多是传统武侠界的耆宿。双方寒暄后,很快便切入主题。

北岳散人开门见山,声若洪钟:“周主编,陈副主编,老夫直言,你们搞的这些东西,技艺是精细了,故事也新颖,但武侠的‘魂’没了!侠者,当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气概,有对抗强权、不惜己身的血性!你们笔下那些调琴的、修书的,温温吞吞,何谈侠义?”


  (https://www.lewenvxs.cc/3/3412/421217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