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1022章 大唐双龙传(巴蜀联盟 上)

第1022章 大唐双龙传(巴蜀联盟 上)


晨光愈发明亮,成都西城门外已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挑着担子进城卖菜的农夫、赶着驮马队的行商、乘坐简陋驴车的百姓、以及三三两两的兵卒,将城门洞堵得水泄不通,喧嚣声、叫卖声、牲畜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活力与杂乱。

    易华伟与绾绾一前一后,走入这人流之中。那份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平静,却仿佛自带一种无形的气场,所过之处,喧闹声似乎都下意识地低了几分。不少行人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些许空间,目光触及他时,虽看不出所以然,却总觉得此人非同一般,不敢轻易靠近或打扰。

    而跟在他身后的绾绾,一身绯红衣裙在灰扑扑的人群中鲜艳夺目,赤足如玉,点在地上却纤尘不染。容颜绝世,眉宇间既有少女的纯真,又蕴含着魔女特有的魅惑风情,尤其是功力大进后,神光内蕴,顾盼之间,自然流露出一股动人心魄的魅力。所过之处,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男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女人们则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地窃窃私语。

    “瞧那姑娘,生得真俊啊……”

    “是哪家的小姐吧?怎的赤着脚?”

    “前面那青衣男子是她什么人?看着平平无奇……”

    “………”

    “嘘……小声点,我看这两人不简单……”

    各种议论声隐隐传来,绾绾却恍若未闻,亦步亦趋地跟在易华伟身后,只是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弧度,似乎颇为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又或者,早已习惯了他人惊艳的目光。

    易华伟对周遭的一切更是置若罔闻,目光平静地扫过路边的摊贩、商铺、往来的人群。

    穿过最为拥挤的城门洞,城内街道稍显宽阔,但依旧热闹非凡。路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早点摊子散发着食物诱人的香气。

    易华伟放缓脚步,与绾绾并肩而行,淡淡开口道:“绾绾,你看这街市。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波,农夫卖粮,工匠售物,商贾牟利。这看似杂乱无章的背后,驱动一切的,便是我们刚才所言的‘经济’之力。小至一家一户的柴米油盐,大至一国一邦的兴衰更替,皆系于此。”

    绾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粮店前,伙计正高声吆喝米价;一个布庄内,掌柜与顾客为了一匹蜀锦的价格争得面红耳赤;更有那钱庄门口,有人喜笑颜开地取出银钱,有人愁眉苦脸地典当物品。

    “盟主说的是。以前绾绾只觉这些都是俗务,如今看来,其中脉络清晰,竟比许多武功招式还要复杂有趣些。”绾婠点头应道,这话倒有几分真心。

    易华伟微微颔首,似是对她的悟性表示满意。停下脚步,从青衫袖中取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册子封面是淡青色的硬纸,上面只有两个古朴有力的墨字——《经济》。

    “这本册子,是我闲暇时整理编纂的,涉及货物、钱财、流通、赋税、乃至国家经营之道。”

    易华伟将册子递向绾绾,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你且拿去,平日无事时,多看看。”

    绾婠看到那本书册,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伸出纤纤玉手,恭敬地接过。书册入手微沉,纸张质感特殊,翻开一看,里面字迹清峻,条理清晰,虽有些术语略显陌生,但大多能用通俗比喻解释,正是方才易华伟所讲内容的深化和系统化。

    然而,捧着书籍,绾绾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却飞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犹豫和淡淡的不情愿,偷偷抬眼瞄了易华伟一下,贝齿轻轻咬了咬下唇。

    她绾绾是什么人?阴葵派百年不出的奇才,天魔大法已臻十七层的妖女,她喜欢的是纵横捭阖、于刀光剑影中窃取机密、在人心鬼蜮里翻云覆雨的情报斗争!那才是她擅长的领域!如今盟主却要她去看这些……账本子一样的东西?难道以后要她整天跟铜臭味的商人、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吗?这……这未免也太……

    她这点小心思,如何能瞒过易华伟的眼睛。

    易华伟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并未立刻说破,而是转而指向街对面一家正在卸货的绸缎庄,问道:“绾绾,你看那家店铺,若你是它的主人,要如何知道,这个月是赚了还是亏了?哪匹绸缎最受欢迎?下个月该进多少货?从何处进货最划算?”

    绾绾被问得一懵,她哪里懂这些?支吾了一下,勉强答道:“这个……查查帐本……问问掌柜的?”

    易华伟不置可否,又指向远处一家客人寥寥的酒楼:“那家酒楼为何生意冷清?是菜价太贵?口味不佳?地点不好?还是对面新开的酒楼抢了生意?若想让它起死回生,该从何处着手?”

    绾绾再次语塞,秀眉微蹙。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经营核心,远不是她凭小聪明就能答上来的。

    易华伟这才将目光重新落回她脸上,语气依旧平淡:“你以为,情报为何物?仅仅是他人的隐私、武功的秘籍、势力的动向吗?”

    顿了顿,易华伟自问自答:“真正的顶级情报,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市井交易、物价波动、货物流向之中。粮价突然上涨,可能预示着水患或漕运受阻;边境马匹交易频繁,可能暗示着草原部落有所异动;蜀中生铁流出数量异常,或许就与私铸兵器有关。”

    “让你接触商事,并非是要你成为锱铢必较的账房先生。而是要你学会透过这金钱货物的流动,去看清其背后的人心向背、势力消长、乃至天下大势!掌控了经济脉络,你便能更精准地把握情报的方向,更能从根源上影响甚至控制你的目标。这,才是真正高层次的情报工作,远比单纯的眼线盯梢、消息传递,更为深刻和有力。”

    看着绾绾的眼睛,易华伟意味深长地说道:“武功让你有自保杀敌之力,情报让你明辨局势,而经济……则能让你拥有撬动整个天下的杠杆。三者结合,方是大道。你心思玲珑,是个可造之材,莫要辜负了这份天赋,也莫要……局限了自己。”

    这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浇灭了绾绾心中那点不情愿的小火苗。娇躯微微一震,美眸中先是闪过一丝愕然,随即涌起浓浓的醒悟!

    原来如此!

    盟主的眼光和布局,竟然深远至此!自己之前只想着一时刺激,却未曾看到这背后的广阔天地!将经济与情报结合,这简直是……降维打击!若真能掌握此道,日后为盟主办事,岂非能起到事半功倍、乃至四两拨千斤的神效?

    想通了此节,绾绾再看手中那本《经济》时,眼神已截然不同。那不再是一本枯燥的账本,而是一把能够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紧紧将书册抱在胸前,如同捧着绝世珍宝,抬起头,迎上易华伟的目光,脸上再无半分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炽热:

    “盟主教诲,绾绾铭记于心!是绾绾目光短浅,不识盟主深意!请您放心,绾绾定当潜心研读此书,不负盟主期望,将这‘经济之道’与‘情报之术’融会贯通,为盟主效犬马之劳!”

    易华伟看着她眼中燃起的斗志和悟性,微微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绾婠快步跟上,抱着那本《经济》,赤足轻点地面,心情与片刻前已是天壤之别。

    ………………

    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是其在整个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

    北有秦岭、米仓山、大巴山等天险,隔绝关中;东有长江三峡之险,扼守荆楚入川之咽喉;西接青藏高原余脉,南邻云贵高原,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壁垒。这使得外部势力难以用兵,而内部势力则易于割据自守。同时,都江堰水利工程滋养下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农业发达,提供了支撑割据政权所必需的物资基础。

    对于志在天下的几大势力而言,四川是必须争取或至少需使其保持中立的关键。

    对李阀而言,夺取巴蜀,便可顺长江而下,夹击杜伏威的江淮军与南方的天道盟,完成统一南方的战略布局。对天道盟而言,稳固与独尊堡的联盟,则能保证其岭南根据地的北翼安全,并将影响力辐射至中原。

    此外,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是隋朝重要的粮食和赋税来源地。蜀锦、井盐、铁矿等资源极为丰富,足以支撑一支强大的军队和长期的战争消耗。谁控制了四川,谁就拥有了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后勤基地。

    历史上,从先秦的秦国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无不证明了巴蜀作为大后方的巨大潜力。

    通过长江水道,西可连通吐蕃,东可直下江陵、江都,威胁江南;陆路上,金牛道、米仓道等古道北接关中,是进出中原的要冲。因此,巴蜀成为连接中原、江南、岭南和西域的战略十字路口。

    巴蜀本土主要有三大势力:代表新兴门阀的独尊堡,代表汉族民间力量的川帮,以及代表少数民族利益的巴盟。这三者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既相互依存,共同抵御外侮;又彼此竞争,争夺地区主导权。

    独尊堡是巴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势力,其崛起打破了传统四姓门阀(李、宋、宇文、独孤)垄断顶级权力的格局。

    作为独尊堡的缔造者,解晖其人堪称一代豪杰。其外号“武林判官”,不仅指其武功高强,更指其行事风格——他在混乱的江湖中建立秩序,以绝对的武力与威望,对武林恩怨进行仲裁。这种定位,使他实际上扮演了巴蜀武林“无冕之王”的角色。

    其武功已臻至宗师境界,与“天刀”宋缺齐名,仅此一点,便足以让各方势力对其忌惮三分。

    当然,解晖并非纯粹的武夫,他极具政治眼光,深知独尊堡的根基在巴蜀,但未来却系于天下大势。因此,他早早地与岭南宋阀结成了牢固的同盟。

    解晖之子解文龙与宋缺长女宋玉华的婚约,是独尊堡与宋阀联盟的纽带。这桩婚事超越了简单的利益结合,更是两大宗师家族理念认同的体现。通过这层关系,宋阀的汉统理念深深影响了独尊堡的取向,使得解晖在天下之争中,天然地倾向于支持代表汉人文化正统的宋阀,而非带有胡人血统的李阀。

    独尊堡位于成都,其影响力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川蜀的各个角落。

    它不仅是武林的仲裁者,更通过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人际关系,掌控着地方经济的命脉。在原著寇仲争霸期间,解晖虽未公开举旗反唐,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李阀势力渗透巴蜀的最大障碍。他利用其影响力,暗中牵制、拖延李阀对四川的整合,为寇仲和宋阀的战略布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独尊堡的存在,确保了巴蜀在隋末乱世中,始终是南方汉人势力对抗北方关陇集团的重要一环。

    川帮是巴蜀本土汉人组成的江湖帮派,其根基在于控制水陆商道的现实利益,风格更为质朴和直接。

    作为川帮帮主,范卓是典型的草莽豪杰。其武功以刚猛霸道的刀法著称,为人讲义气,重诺言,是巴蜀本土利益坚定不移的捍卫者。他深知川帮的力量在于团结,因此积极联合巴盟,共同组建“巴蜀联盟”,以集体的力量对抗外部势力的蚕食。

    范卓对独尊堡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解晖武功和地位的尊重,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愿完全沦为附庸,体现了本土势力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努力。

    作为范卓的侄子,范长龙是川帮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也是帮中的武力担当。其“枪王”之名,是在无数次对外征战和对内维稳中打出来的。他负责具体的事务,如护送商队、清剿水路匪患、以及与敌对势力火并,是川帮实际上的“拳头”。(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20/20142/11447294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