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214章 围点打援

第214章 围点打援


沐剑声与陈近南离去开封后,沐剑屏与方怡也是被安置好了。

苏宁虽然军务繁忙,但府中内务自有规矩。

于是唤来身边一位姓周的嬷嬷吩咐说道,“带沐姑娘去后面厢房安顿,好生洗漱照料,不可怠慢。”

“是!苏帅。”

周嬷嬷是府中老人,从鲁西南的时候便是跟随苏宁,行事自然是沉稳干练。

于是立刻领命,带着两名侍女来到沐剑屏和方怡暂歇的偏房。

“沐姑娘,”只见周嬷嬷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却不失分寸,“苏帅吩咐,请姑娘随老身去内院厢房安顿,已备好热水新衣,为姑娘接风洗尘。”

沐剑屏有些茫然无措地看向方怡,她自幼在王府长大,但此番经历波折,心中难免忐忑。

方怡立刻上前一步,将沐剑屏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周嬷嬷:“有劳嬷嬷,洗漱更衣之事,由我伺候郡主即可,不敢劳动旁人。”

周嬷嬷抬起眼皮,淡淡地扫了方怡一眼,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通透和属于苏府内院的威严。

她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方姑娘,你的职责是护卫郡主安全,老身省得。但这府内起居照料,自有规矩。郡主金枝玉叶,沐王府嫡系千金,既入我苏府,一切用度仪程,皆需合乎身份,岂能如寻常江湖女子般草率?这洗漱更衣、安置歇息,自有老身与侍女们精心伺候,方能显我苏府待客之诚,亦全沐王府之颜面。”

她话语微顿,目光在方怡那带着风尘之色的衣衫上轻轻掠过,继续道:“至于方姑娘你……一路护卫郡主辛苦,也请先去歇息。待郡主安置妥当,自有你的去处。有些事,需得身份匹配,强求不得,也……替代不了。”

这番话如同绵里藏针,点明了沐剑屏的尊贵身份与方怡的护卫职责界限,更隐隐暗示了两人未来在这府中的不同位置。

方怡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周嬷嬷虽未明说,但那句“身份匹配,强求不得”如同当头棒喝。

让她清晰地意识到,在小王爷和这苏府之人眼中,自己与郡主的云泥之别。

她想要保护郡主的那份心意,在现实的身份鸿沟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方怡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来,羞愧地低下了头,默默退到了一边。

沐剑屏看着方怡受窘,心中不忍,轻唤了一声:“方师姐……”

周嬷嬷已转向沐剑屏,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慈和笑容:“郡主,请随老身来吧。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断不会让您受了委屈。”

她的态度恭敬而体贴,让人挑不出错处。

沐剑屏看了看低着头的方怡,又看了看神色温和却不容拒绝的周嬷嬷,终究还是轻轻点了点头,随着周嬷嬷离开了偏房。

一番细致的梳洗,换上了府中精心准备的、用料考究却并不过分华丽的浅碧色衣裙,褪去了旅途的疲惫与尘埃。

此时的沐剑屏更显得肌肤胜雪,眉眼如画,虽仍带着几分少女的稚嫩与不安,但那王府蕴养出的贵气已悄然绽放。

……

是夜,华灯初上。

沐剑屏被引领至苏宁所在的主院书房外。

她心中如小鹿乱撞,紧张地攥紧了衣袖。

书房内,苏宁刚处理完军报,正凭窗而立,思索着大名府会战的细节。

听到通传,他转过身,便看到了门口那个纤细的身影。

灯火映照下,沐浴更衣后的沐剑屏,仿佛一株初绽的玉兰,清新脱俗,带着一丝怯怯的娇柔,与这书房内肃杀的军事氛围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她微微低着头,长长的睫毛轻颤,不敢直视苏宁。

苏宁目光落在她身上,打量了片刻。

他见过沙场喋血的悍勇,也见过朝堂虚伪的狡诈,而眼前这般纯净如水的模样,在这乱世之中,确实罕见。

沐王府的联姻心思他明白,而这个小郡主本身,倒也并不让人反感。

“不必拘礼,进来吧。”苏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比平日少了几分冷硬。

沐剑屏依言轻轻走入,依旧不敢抬头,声如蚊蚋:“见过苏……苏帅。”

看着她这副如同受惊小兔般的模样,苏宁心中倒是升起一丝难得的温和。

他走到她面前,并未靠得太近,语气平和地问道:“在府中可还习惯?”

“嗯……周嬷嬷安排得很周到。”沐剑屏小声回答。

“你兄长之意,你可知晓?”苏宁开门见山,他并不喜欢拐弯抹角。

沐剑屏身体微微一颤,脸颊飞起红霞,头垂得更低,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离家前,兄长确实与她深谈过,言明此举关乎沐王府未来,要她……好好把握。

见她如此,苏宁心中了然。

他并非急色之人,但身处这个时代,联姻本就是最稳固的结盟方式之一。

沐剑屏身份合适,性情看似温婉,留在身边,既能安沐王府之心,也能让自己这日渐庞大的势力内部,多一份来自西南的纽带。

“既然如此,”苏宁看着她,语气郑重了几分,“从今日起,你便留在我身边。沐王府是沐王府,你是你。只要你安守本分,我自会护你周全,亦不会亏待于你。”

这算不上什么甜言蜜语,更像是一种承诺与宣告。

沐剑屏抬起头,飞快地看了苏宁一眼,对上他那深邃而平静的目光,心头一跳,又慌忙低下头去,心中五味杂陈,有对未来的茫然,有一丝隐晦的期盼,更多的是一种命运已然注定的顺从。

她再次轻轻“嗯”了一声,这一次,带上了些许认命的意味。

这一夜,沐剑屏并未回到原来的厢房。

她在苏宁的院中,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居所。

对外的名义,或许是客居,或许是侍读,但府中上下都明白,这位沐王府的小郡主,从此刻起,身份已然不同。

她成为了苏宁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正式接纳的第一个女子,也标志着红旗军与西南沐王府之间,建立起了一道无形却坚实的联系。

乱世之中的姻缘,往往始于利益,至于未来能否生出真情,则需交由时间来验证。

……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

方怡一夜辗转反侧,心中记挂着郡主。

脑海里不断的幻想着各种可能的画面,恨不得立刻提着刀剑杀进后院。

天刚蒙蒙亮便起身,方怡便是在院中焦急等候。

直到周嬷嬷派人传话,说郡主已起,允她前去伺候。

方怡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整理仪容,快步走向主院。

院内静悄悄的,与往常并无不同,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往日的微妙气息。

方怡被侍女引至一间布置雅致温馨的暖阁,只见沐剑屏已坐在梳妆台前,一名侍女正为她梳理着如云青丝。

“郡主!”方怡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急切与担忧。

沐剑屏闻声转过头来。

晨光柔和地照射在在她的脸上,映出一抹尚未完全褪去的红晕。

她眼眸流转间,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潋滟光泽,少了几分少女的青涩,添了一丝初为人妇的娇慵。

见到方怡,沐剑屏先是露出一丝欣喜,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白皙的脸颊瞬间又染上绯红,有些慌乱地垂下眼睫,不敢与方怡对视。

“方师姐,你来了……”她的声音细弱蚊蝇,带着显而易见的羞涩。

方怡是何等聪慧之人,见此情状,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

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自责猛地涌上心头。

她既是沐剑屏的护卫,又情同姐妹,如今眼睁睁看着自幼呵护的郡主就此……

然而她却是无能为力,甚至昨日还被周嬷嬷一番话刺得无地自容。

方怡强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走到沐剑屏身边,接过侍女手中的梳子。

然后,故作镇定地替她梳理长发,状似无意地低声问道:“郡主……昨夜……一切可好?苏帅他……没有为难你吧?”

她问得小心翼翼,生怕触及沐剑屏的伤心处。

沐剑屏闻言,耳根都红透了,螓首垂得更低,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

接着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嗫嚅道:“苏帅……他……待我是好的。”

话语虽短,羞涩难掩,却并无半分委屈与不愿,反而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属于新嫁娘的腼腆与顺从。

方怡握着梳子的手微微一顿,心中百感交集。

看着镜中郡主那虽然羞涩却并无痛苦的神色,稍稍安心,但那份“没有保护好郡主”的自责感却愈发沉重。

沉默了片刻,方怡这才低声道:“郡主安好,我便放心了。日后……方怡定当时刻守在郡主身边。”

这是她的承诺,也是她如今唯一能做的。

沐剑屏感受到方怡语气中的低落与决心,抬起头,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方师姐,我知道你担心我。我没事的,真的。”

她的眼神清澈,带着对身边人一如既往的依赖与信任。

只是一想到昨天晚上的美妙,沐剑屏便是不由得面红耳赤。

封建社会的女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更多的还是无才便是德,对于命运的接受能力更强。

绝对不存在后世那些自诩为新时代女性的低能弱智……

自此,方怡便留在了沐剑屏身边,名义上仍是护卫,实则更多了几分贴身照料的职责。

而沐剑屏也正式在苏府的后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身份未曾明确宣告,但府中上下皆以礼相待。

……

与此同时,苏宁的精力早已全部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备战之中。

沐剑屏确实很漂亮,但是如今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只有在大名府消灭了满清主力,自己的红旗军才算是鲤鱼跃龙门。

所以,大名府会战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指挥部里,巨大的沙盘周围,将领和参谋们日夜推演,各种情报如雪片般汇集。

为了彻底掌握战场主动权,洞察清军动向,苏宁动用了来自空间世界的一项超越时代的装备……

高空系留侦察热气球!

在开封城外一处隐蔽的军营,巨大的球囊被充满热气,缓缓升空,下面悬挂着坚固的吊篮,篮内配备了高倍率望远镜、绘图板以及利用镜片反射原理制造的简易光学通讯设备。

热气球依靠缆绳系留,能升至数百米高空,视野极其开阔。

“报告苏帅!一号观测点已升空!视野清晰,可监控大名府方向百里范围!”负责此项目的技术军官(AI)大声汇报。

苏宁站在地面指挥点,通过连接吊篮的通讯设备下达指令:“保持高度,严密监视清军三路兵马动向,尤其是蒙古骑兵集群和山西绿营的进军路线、速度、扎营地点,每日绘制详细态势图上报!”

“明白!”

自此,在蔚蓝的天幕之上,一只无声的“天眼”时刻俯瞰着大地。

清军自以为隐秘的调动,无论是蒙古骑兵扬起的漫天尘土,还是山西绿营蜿蜒如长蛇的行军队列,亦或是江北清军缓慢北进的营寨,都无法逃脱这来自高空的监视。

一份份标注精确的清军位置、兵力估算、行军路线的图纸,被迅速送到苏宁的案头。

清军主帅自以为高明的分进合击策略,在苏宁面前几乎成了透明棋盘上的棋子。

“北路蒙古骑兵已过顺德府,距大名府还有五日路程。”

“西路山西绿营出井陉关后,行动迟缓,似乎在等待什么。”

“南路江北清军仍在淮安一带徘徊,似有惧意。”

一条条清晰的情报,让苏宁能够从容调配兵力,选择最佳的决战时机与地点。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尚未开始,胜利的天平,已然因为这只“天眼”的出现,悄然向着红旗军倾斜。

战场上,第一次出现了来自空中的维度,降维打击的序幕,正在无声无息间的拉开。

……


  (https://www.lewenvxs.cc/18/18017/87346892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