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番外1
第755章 番外1
前两章在申请解禁中,我现在怀疑有人在盯著我举报,尤其是上一章。
世界一直处在动荡的环境中,和平只是具体的某个国家,人类社会分不同的族群,为了各自的利益,很容易兵戎相见。
把整个人类的历史线拉长,会发现一直都有战争在发生。
人们习惯了高估自己,能在碰的头破血流之后,认清自己的人,那是极少数。
能在连续不断的失败后发生进化的,那是神人。
贾琏被看成了神人,不是因为他活的长,而是他的事迹被整理之后出版了。
真正的影响力还是在民间,多地民间有给贾生供牌位的习俗。据说是贾链不让,百姓悄悄的供,后来官府又严查,百姓就改成了贾生牌位。
南洋各地的民间,还有供奉贾生神位的。据说供这个能保证身体健康,毕竟这位是个人瑞,活了一百二十岁呢。
就此进入了长期的和平时期。(不能写的太详细,否则一准备禁。)
开远机场里一个年轻人正在登机。
这个叫陈东的年轻人也是个穿越者,不过他穿越在了东华,他想回去寻找一个,贾琏留下的痕迹。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陈东知道贾琏一定是个穿越者,否则不会搞出这么一个错乱的世界。
皇帝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度集权,而是被历史的洪流推著往前走,皇室也被法律约束著。
约束皇室的起因是一场兵变,卫戍京城的军队发生了哗变,外地驻军却采取了沉默的方式应对。
皇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从紫禁城里搬了出来。帝国还在,但是权利却让出了大部分。
哗变的军方接受了新政治团体提出的主张,对帝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人们担心的军政府并未出现,军方高层在完成了新政府的组建之后,主动退休了。
书里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认为是贾链给军队留下的印记在发挥作用。军队是保家卫国的,不是个人权利的依仗,更不能压迫残害民众。
老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历史,自从贾琏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后,就没有再重演了。但凡有哪个军头这么干,都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皇帝的权力被限制在外交以及战争层面,其他的权利归于内阁。
内阁成员的选拔,有著严格的制度,确保宰相起于州县,将军起于兵卒。
纸上来得终觉浅,家境不错的陈东,决定亲自去看看,凭吊一番这位前辈。
这位穿越者前辈做了好大一番事业,导致陈东这个后来者看看世界的样子,发现没有可用武之地了。
东华与中央帝国之间互相面签,陈东很好奇,为何现在朝日还是藩属国。现在所谓的发达国家,排名分别是中、欧、东华,其他地方排不上号。
这个世界就很不一样,东华自立之后,中央帝国周边各国,却依旧愿意做附属国,好神奇啊。
客机起飞后,并不是直达,而是先到琉球,然后再转飞金陵。
选择也很简单,书上说贾琏的祖籍,这里还有贾氏故居呢,已经开发成旅游胜地了。
背著包过了关,陈东出了机场,事先做了攻略,知道乘坐地铁最便利,坐计程车能堵的你想死。
江南省首府,前两江总督行辕所在地。
上地铁之后找个坐,坐下了才注意到,身边有个女子,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娘子,而是看起来娇滴滴的,实则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她的箱子比陈东的要大不说,还带了两个。就算箱子带了轮子,这俩箱子也不是麻烦,需要力气的。
出机场的时候,地铁上人还不多,陈东拿出一本官方出版的《贾琏传》看了起来,这本书看了无数次了,边角都起毛了,但是陈东还是很仔细的反复看,希望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端倪。
边上的女子戴著墨镜和口罩,坐稳之后摘下帽子和口罩,一手按住两只箱子,眼神飘忽不定。
「这个版本删节颇多,想要了解更多,看金陵书局出版的《贾不器传》。」年轻女子主动说话,陈东从书中抽出眼神,看了一眼边上的女子后,下意识的往边上挪了挪,虽然不是傅式面孔,但还是要提防一下的,免得等下被人喊非礼就麻烦了。
哦,这里是另外一个时空,也不是图书馆,条件反射了。
「不好意思啊,我不是故意的。」陈东赶紧解释,女子却不在意道:「没事,专心看书的时候被打断,换成我也一样。」
「不是说《贾不器传》不被贾家人认可么?我在东华读书的时候,教授是这么讲的。」陈东很好奇,为何一个人有两本传记,说法各异。刚才的反应确实不妥,尤其是这女子生的貌若天仙,那就更不妥当了,必须抱歉。
女子歪歪嘴道:「贾老祖谦恭了一辈子,不争不抢的。我跟你讲啊,当年贾老祖若是起兵造反,天下唾手可得。《贾不器传》写的还收著的。」
一句贾老祖给陈东惊著了,赶紧伸手:「认识一下,陈东,东华开远府人,东华大学毕业,历史系,来京城大学读研。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研究贾链的。标题是,论贾琏生平中的诸多神奇之处。我严重的怀疑,贾琏是个生而知之的人,否则无法解释他的事情,除非他是时空穿越者。」
女子听了忍不住掩嘴低声笑,眉毛越发的弯了:「你说话真有趣,什么穿越者,我怎么没听说。对了,贾妙妙,贾氏旁支。祖辈是贾老祖的丫鬟生的,哦,老祖母的牌位还在家里供著呢,叫鸳鸯。这次回金陵,就是想去祖坟看看我去不了地方。」
陈东心道,这就叫做惊喜,居然在地铁上遇见了贾氏的后人,等下,小心是仙人跳。
哥是读过《红楼梦》的,你不要想骗我,不过这女子生的如此动人,被骗了也不算很亏啊。
「呃,什么叫你去不了的地方?」陈东好奇的问一句,贾妙妙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别说我去不了,正房嫡出的也去不了。现在是景区了,贾老祖也没葬里头,他的坟在京城的西郊山上,那里是贾家的家庙。荣国府和宁国府也是景区了,贾家人也没住里面了。贾氏的男丁死后,骨灰摆在家庙里头供奉,不土葬的。这是贾老祖定下的规矩,说是人死了就死了,何苦占著那么大一片地。现在叫做移风易俗,东华那边还流行土葬么?」
陈东听了大惊失色道:「传记里居然没提这个,官方也太马虎了。」
贾妙妙冷笑道:「狗屁的官方,这本书是皇帝让人编撰的,没有上老祖的黑料就不错了。你这个版本还算是好的,毕竟是东华出版的,换成最初的办法,里面有不少夹带,暗戳戳的映射老祖是反贼的祖宗呢。」
陈东越发的好奇道:「恕我孤陋寡闻,此话怎讲?」
贾妙妙道:「老祖编了一本《社会简史》,开始只是在族人私下传阅,后来被传出去了,被所谓的反贼当做纲领文件之一。」
陈东费解道:「这书我看过,作者是佚名啊。怎么能说是贾圣所著呢?」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陈东用脚指头去想都能确定,这书就是贾琏抄的,别以为你换了名字,我就不知道是你的手笔。
这屠龙术呢,我穿越前上大学的时候,马哲成绩是良好哦。
「我家里还有传下来的抄本呢,原稿在正房那供著呢。」贾妙妙解释了一句,陈东这才恍然,还得是正经的后人啊。
「对了,你们贾氏有多少支?金陵是真正的祖籍么?」陈东越发的来了兴致,拉著贾妙妙追问。
贾妙妙不屑的歪歪嘴:「金陵是祖籍不假,但是却是南支,北支不认的。老祖一辈子,多数时间在京城居住,北支才是正宗。南支要抢正宗的名号,死了这条心吧。历任金陵知府也是臭不要脸的,为了点政绩,还想把老祖的骨灰请进祖坟,正房那边死活不答应,京城知府也不答应。」
陈东间懂了,这不就争夺名人故居的操作么?诸葛亮的祖籍,枣庄说在他那,古代是兰陵嘛,南阳说那才是诸葛出山之地,成都人笑而不语,你到了成都,能不去武侯祠给丞相上一炷香?
「那你们北支有多少分支?」陈东兴致勃勃的,还掏出了小本本准备记录。
贾妙妙觉得这厮真是不解风情,本姑娘天生丽质,还没有这点破事来的好玩么?
难不成,你也看不上一个丫鬟的后人?
嗯,应该不是这样的,他生的如此好看,不会有坏心眼的。
「说起来话长了,贾府分东西的嘛,荣国府和宁国府,都说是老祖的后人。
西府那边呢,还有外室,姓尤的姐妹那边算一支,还有两个唱戏的后人算一支,林老祖的后人算一支,我们家算一支,剩下就是正房了,其他的分支都是嫁出去姑娘,不算贾氏的人了。东府那边就不算了,根本算不清楚。不过呢,两边的人都在贾氏基金里有钱拿,倒也不算是外人。」
陈东明白了,虽然都是贾氏后人,也分远近,西府出来的肯定一伙的,东府那边又是一伙。
地铁到站了,陈东只好起身下车,贾妙妙与他不在一处下车,留了联系方式之后,挥手作别。
在酒店住下后,陈东想起贾妙妙,便电话联系。酒店房间里的电话外打,还要总机转一下,真是麻烦的很。
陈东觉得这也挺有趣的,复古的生活嘛,习惯了一支手机搞定一切的生活,这种也是别具风味。
电话很快接通,电话那头的贾妙妙很高兴:「我就知道是你电话,你住哪,我来找你。」
陈东报上酒店的名字,贾妙妙道:「那地方我知道,离祖坟就两站地,你等著。我请你吃饭。」
过了一个多小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果然是贾妙妙,她还换了一身衣服,之前穿的是裤子,现在换了条裙子。
现在是夏季,裙子的长度令人不是很满意,只能看见一小段小腿,却也是雪白的很,比之前穿裤子啥都看不到要好多了。
话说,本土不是比东华风气要保守的多么,怎么贾妙妙如此开放自信。
「嘻嘻嘻,好看吧?」贾妙妙满意于陈东的反应,笑嘻嘻的问。
陈东点点头:「确实好看,特显身段。」
贾妙妙脸上笑开了花:「走,出去吃饭。」
陈东跟著出门,随口问:「你对金陵很熟悉嘛。」
贾妙妙得意的抬著下巴:「那是,每年暑假都要到紧邻来住一阵。」
陈东调侃道:「你这就有点想不开了,夏天来金陵住。」
贾妙妙被逗乐了,跟著笑道:「没法子,在京城要上学,只有暑假有空过来看看家里的产业。」
「哇,不愧是贾琏的后人,家里在金陵有产业。」陈东的表情看著不像在惊讶,而是在调侃。
贾妙妙看的出来,摇头解释道:「你想多了,南支那点家当,看的可紧了。
我家的家当是鸳鸯老祖托金陵娘家人置办的,一直传了下来。赶上我们家这一支,三代单传,到我这一代就我一个。我不来看看都不行。」
陈东不免好奇问:「你怎么会去坐地铁?」
贾妙妙道:「坐地铁快啊,开车遇见堵车,能给你急死。本来十字路口就多,加上路窄,都这个年月了,金陵双车道依旧到处都是。」
>
(https://www.lewenvxs.cc/13/13016/1111034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